第四十五章:灵力绝缘防护服
科学派初代弟子的培养渐入佳境,五十名经过系统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了全新工具和方法的年轻修士,如同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丹道革新司。他们在全息投影的辅助下深入学习理论,在标准化的实验台上反复实践,更在小组项目中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造力。科学派的根基,正因这批“科习一期”的快速成长而日益坚实。
然而,姜逸并未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他深知,科学的道路不仅需要智慧和创造力,更需要严谨的安全意识和可靠的防护手段。随着研究向更深、更危险的领域拓展——无论是高压反应釜的极限测试、新型灵能电池的过充放实验,还是对魔气、丹毒等危险物质的深入研究,传统的灵力护罩和护身法器已显得力不从心。一次意外的能量泄漏、一次失控的化学反应、或者一次未知能量的污染,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
这种担忧,在一次由两名科习弟子进行的“高能灵液稳定性测试”中得到了印证。他们试图优化一种用于灵能电池电解质的配方,在加压加热条件下,装有混合灵液的密闭灵玉容器因内部压力骤增而突然爆裂!尽管两人及时撑起了灵力护盾,但飞溅的高温高能灵液仍穿透了护盾,灼伤了他们的手臂和面部,蕴含的狂暴灵力更险些侵入经脉。虽经及时救治无碍,但此事给姜逸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拥有更专业、更可靠的防护装备!”姜逸在事故分析会上严肃地对所有科习弟子说道,“科学探索,安全第一!不能总依赖反应速度和运气。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主动隔绝、甚至吸收化解各种已知和未知能量冲击的防护服!”
他的构想,是一种基于“灵力绝缘”原理的全身防护服。不仅要物理上坚固,更要能有效阻挡、衰减或导走各种形式的灵力冲击、能量辐射、乃至毒性侵蚀。
“系统,新项目立项:‘灵力绝缘防护服’研发,代号‘壁垒’计划。目标:设计并制造可有效隔离多种形式灵能冲击、化学腐蚀及物理伤害的全身防护装备。重点推演绝缘材料、能量缓冲及生命维持系统的技术方案。”
【指令收到。项目‘壁垒’启动。】
【防护需求分析:】
1. 能量绝缘: 抵御灵力冲击波、能量射线(热、光、辐射)、高频灵波(如超声、特定催化波)。
2. 物质隔绝: 防止有毒灵液、腐蚀性气体、粉尘、魔气/丹毒微粒接触。
3. 物理防护: 抗切割、抗冲击、耐高温/低温。
4. 功能性: 保证灵活性、透气性、内置生命体征监测及应急通讯。
【技术路径推演:】
1. 基础材料: 需寻找或合成具有高灵阻性、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候选:多层“灵蚕丝”编织物(天然灵阻)、镀“绝灵膜”的复合灵金纤维、“纳米灵陶”颗粒增强聚合物。
2. 能量缓冲层: 采用可吸收/散射灵能的夹层结构。候选:多孔“吸灵海棉”层、掺杂稀土元素的“灵波耗散胶”、模拟“灵磁护盾”原理的主动式振荡能量分散层。
3. 密封与生命维持: 气密性设计,集成微型“净灵符阵”提供呼吸气体,内置温度调节符阵。
【关键难点:1. 高灵阻材料与灵活性/透气性的平衡。2. 主动能量缓冲层的能耗与稳定性。3. 整体重量的控制。】
【推荐方案:采用分层复合结构,外层物理防护+中层被动绝缘+内层主动缓冲/舒适层。】
目标明确,技术路径清晰,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首要难题是材料。姜逸需要一种兼具高灵阻、物理坚韧、且适合制成服装的柔性材料。他带领弟子们开始大规模的材料筛选和测试。
他们测试了数十种灵植纤维、矿物丝线和人工合成的灵导材料。普通的灵蚕丝虽有不错灵阻,但强度不足,且不耐高温腐蚀;一些金属灵丝强度高,但灵导性太好,不适合绝缘;某些特制的“避灵布”灵阻极高,但质地坚硬,几乎无法活动。
经过无数次失败,转机出现在对“药渣回收”项目中一种副产品的深入研究上。在处理某种坚硬矿渣时,超声萃取后残留的一种极细的、灰白色的纤维状物质引起了姜逸的注意。系统分析显示,这种纤维主要成分是特殊的硅铝氧化物,结构呈非晶态,内部充满了纳米级孔隙,且表面经过灵酸环境蚀刻后,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惰性极强的氧化膜。
“系统,全面检测此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灵学特性!”
【检测中……】
【物理性质:纤维直径约100纳米,长度不等,强度高,韧性佳,耐高温(>1500℃),耐酸碱腐蚀。】
【灵学特性:灵阻率极高,近乎完美绝缘体!对测试频段内灵力波(含热灵波、部分辐射)吸收率>99.5%。表面氧化膜进一步阻隔灵子渗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