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员外果然被图纸吸引,连连称奇:这排水系统设计精妙!若是用在粮仓防潮上...
趁着大人们讨论图纸,杨芳悄悄走到他身边,声如蚊蚋:奕公子...这海棠花开得真好。
说着飞快地塞给他一个香囊,转身就跑回了母亲身边。
奕帆低头一看,是个绣着并蒂莲的香囊,针脚细密,显然费了不少心思。
再抬头时,见杨芳正躲在母亲身后偷眼看他,那眼神既期待又忐忑。
他心中了然,却只是对她微微一笑,将香笼小心收入袖中。
双方年龄还小,现在还不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前路漫漫,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送走杨家众人后,吴荣忍不住问道:二弟,杨姑娘分明对你有意,你为何...
他望着院中海棠,轻声道:缘分未到,强求无益。况且...
他转身看需施工的宅院,大业未成,何以为家?
吴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十月初八,工程正式动工。
奕帆从灾民中招募了二十余名劳力,由老匠人陈师傅统领,当他告诉他们每人每月工钱为四两,陈师傅为五两,大家都兴奋的不得了,都赞叹感恩不止,这是发三倍工资啊。
当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师傅初见图纸时,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
妙!妙啊!
他颤抖着抚摸图纸,老朽营建半生,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设计!特别是这厨房的排水系统,简直巧夺天工!
开挖地基时,奕帆亲自监督。
化粪池的位置选在后院角落,厨房沉淀池则设在菜园旁,两个系统既独立又相邻,便于维护。
陈师傅指挥工人用三合土夯实池壁,再砌青砖抹灰,最后还要刷上三层桐油。
东家,
陈师傅感慨道,这般讲究,便是王府的厨房也没这么精细!
管道安装更是费尽心思。
陶瓷厂按他的要求烧制出特制管道,每节长二尺,内径六寸,接口处预留榫卯。
安装时要用糯米浆混合石灰密封,确保不漏不渗。
厨房的排水管特别加粗到八寸,以防菜叶等杂物堵塞。
十一月十五,第一套卫生设施完工。
奕帆邀请众兄弟试用,吴荣第一个体验厨房新设施。
这水缸太实用了!
他兴奋地拉动竹管上的阀门,一开就有水,再也不用挑水了!
付刚试用排水系统后,捻须微笑道:
果然排水顺畅,地面再也不会积水湿滑了。奕兄弟奇思妙想,令人叹服。
最让大家称奇的是食材保鲜水缸。
奕帆用双层陶缸设计,内缸放置食材,外缸注满井水,利用水循环保持低温。
李胜好奇地放入几个萝卜试验,三天后取出依然新鲜如初。
神奇!太神奇了!
他连声赞叹,这要是夏天存放肉食,该有多好!
腊月初七,工程全部完工。
结算工料,整整花费三百两。
但看着焕然一新的宅院,特别是功能齐全的厨房,奕帆觉得每一文钱都物超所值。
当晚,付刚带来三个人选,说道:奕兄弟既已安家,也该添些下人了。
他特意在议事厅面试。
第一个是个四十余岁的寡妇,想要应聘厨娘。
奕帆问她可会做面食,她答得头头是道,但奕帆见她眼神闪烁,便婉言谢绝了。
第二个是个十六七岁的丫鬟,模样周正,却总是偷瞄屋里的摆设。
奕帆心中不喜,也打发走了。
直到见到那对母女,他的心被触动了。
母亲约二十六七岁,虽然面黄肌瘦,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女儿十二岁上下,躲在母亲身后,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民妇王氏,原是渭南农户。
女子怯生生地说,丈夫去年饿死了,带着女儿逃荒到此...
他注意到小女孩手腕上系着一条褪色的红绳,忽然想起前世妹妹也喜欢系红绳,心中不由一软。
可会做饭?
他和颜悦色地问。
会!会!王氏连忙道,民妇最拿手的是臊子面,还会用土窖存菜...
“好,那就你们母女留下,月钱各二两”母女两听闻再次泣声拜服。
这时,门外探头探脑地露出个小脑袋。
付刚笑道:这是狗儿,父母双亡的孤儿,在城里讨饭为生。
那孩子约莫十一二岁,瘦得皮包骨头,但眼睛很亮。
奕帆招手让他进来,他怯生生地跪下行礼:老爷...
以后不要叫老爷,奕帆扶起他,叫公子就好。你本名叫什么?
狗儿没大名...
那就叫李达吧。
奕帆取之意,以后你负责看门通传,月钱一两五。
他让三人先去沐浴更衣。
半个时辰后,再见到他们时,简直判若两人。
王氏换上干净的青布衣裙,竟有几分秀丽;小姑娘梳着双丫髻,活脱脱是个小美人胚子;李达穿着新棉袄,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三人跪地谢恩,王氏泣不成声:公子大恩,民妇母女愿做牛做马报答...
奕帆扶起他们,正色道:在我这里,不必如此。只要忠心勤勉,我必不会亏待你们。
临近黄昏,新宅第一次开火。
王氏在改造一新的厨房里大展身手,臊子面的香气飘满院落。
李达在前院认真守门,小姑娘小洁则在厨房帮忙,熟练地使用着新式排水系统。
他和吴荣在院中石桌对饮,望着满院灯火,听着厨房里传来的欢笑声,感慨万千。
二弟,吴荣举杯道,从今往后,这里就是咱们真正的家了!
他微笑颔首,心中暖流涌动。
有了这个根据地,有了这些可靠的人,我的大明事业,终于要扬帆起航了。
……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38xs.com)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