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佛前巧设理财局·香钱流转生“功德”
地下密室内,八柄初成的剑坯静静悬浮,周身流光溢彩,隐有风雷之声相随。那烙印于剑脊之上的古老符文虽仍残缺,却已焕发出沛然生机,引动着周遭稀薄的玄气,形成八个微不可查的细小漩涡。
李之源脸色苍白,精神却亢奋至极。他绕着八柄剑坯走了足足三圈,越看越是欢喜,忍不住叉腰大笑:“哈哈哈!成了!本王的本命飞剑,成了!”
笑声在密室里回荡,引来外面守候的炼器宗师们探头探脑,脸上皆是敬畏与困惑。他们锻造出了这神异的剑坯,却完全看不懂最后那画龙点睛般的符文究竟是何等玄妙手段。
“赏!重重有赏!”李之源大手一挥,来福立刻机灵地捧上一个沉甸甸的托盘,上面盖着红布,掀开后是满满的金锭和数个白玉小瓶,瓶内是风行商行高价收购来的固本培元丹药。
宗师们眼睛一亮,纷纷躬身道谢,心中那点被强行“请”来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这位小王爷虽然行事荒唐,但给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能参与锻造如此神兵,本身就是莫大的荣耀。
打发走心满意足的宗师们,李之源小心翼翼地将八柄剑坯收入早已准备好的特制玉匣中。这玉匣也非凡品,内刻微型的聚灵阵纹,能温养剑坯,使其灵性不至于流失。
“王爷,接下来……”来福凑上前,小声请示。
李之源抱着玉匣,感受着其中传来的微弱共鸣,心情大好,但随即小脸一垮:“接下来?接下来该想法子赚钱了!修御花园可是个吞金兽,皇伯父一毛不拔,太后奶奶的体己钱也不好意思总去抠搜,本王这次可是下了血本!”
他说的血本,自然是指“借”来的那些天材地宝。用边角料修园子不假,但核心的好东西都炼了剑坯,这笔账怎么算都是巨亏。必须找个冤大头……啊不,是找个有缘人,把窟窿填上,最好还能大赚一笔。
念头一转,那双乌溜溜的眼珠就闪烁起熟悉的光芒。来福一看这眼神,心里就咯噔一下,知道自家王爷又要去“普度众生”了。
“走,回城!”李之源将玉匣贴身藏好,“叫上秦玉龙他们,咱们去大轮寺拜拜佛,沾点佛气,去去晦气!”
……
长安西郊,大轮寺。 此乃佛门两大圣地之一,香火鼎盛,信徒如织。殿宇巍峨,宝相庄严,诵经声与钟磬声交织,弥漫着一股令人心静的檀香。
李之源一行人浩浩荡荡而来,打破了山门的宁静。王强一身劲装,威武不凡,开道之下,香客纷纷避让。秦玉龙羽扇纶巾,嘴角含笑,眼神却飞快地扫视着寺内布局、佛像金身、乃至地砖的成色。程度则拿着他的宝贝画板,对着那些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啧啧称奇,时不时还临摹几笔。
李之源今日穿得格外“朴素”,一身锦袍,却故意选了颜色偏素净的,脸上还努力挤出几分“虔诚”的表情。
知客僧认得这位京城头号纨绔,不敢怠慢,连忙迎了上来:“阿弥陀佛,小王爷大驾光临,敝寺蓬荜生辉。不知小王爷是来上香还是……”
“自然是来礼佛,瞻仰宝相,感受我佛慈悲。”李之源说得一本正经,脚步却不停,直往大雄宝殿而去。
进入大殿,金光扑面而来。那数丈高的鎏金佛像宝相庄严,两侧罗汉、菩萨塑像亦是栩栩如生,金漆彩绘,极尽华美。香炉里插着粗大的香烛,烟火缭绕。
程度夸张地吸了口气,低声道:“源哥儿,闻见没?这哪儿是香火气,分明是金钱的味道!”
秦玉龙用羽扇遮住半张脸,轻声道:“殿内铺地的怕是上好的青金石,边缘包铜,佛像金身之厚实……啧,底蕴惊人。”
王强则被浓烈的香火气呛得揉了揉鼻子,瓮声道:“这地方憋得慌,不如校场痛快。”
李之源没搭理他们,他走到那巨大的功德箱前,看着香客们将铜钱、碎银甚至银票投入其中,眼神愈发闪亮。他示意来福,来福立刻掏出一张百两银票,塞进了功德箱。
知客僧脸上笑容更盛,连声道:“小王爷功德无量!”
李之源摆摆手,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些许心意,不足挂齿。只是本王近日观天象,察时局,心中颇多感慨。”
知客僧一愣:“不知小王爷有何感慨?”
“我见宝寺佛光普照,香火鼎盛,亿万信众虔诚供奉,此乃大善。”李之源话锋一转,“然,宝光之下,本王却隐隐感觉到一丝……滞涩之气。”
“滞涩之气?”知客僧茫然。
“正是。”李之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万千香火钱,汇聚于此,本是天大功德。然则,钱币金银,亦有灵性。若只堆积于库房之中,如同活水成了死潭,不得流转,无法滋养更多善缘,岂非可惜?这功德,便如那池中静水,虽好,却难生出更多的莲花啊。”
他这番歪理邪说,夹杂着半通不通的佛理和金融概念,把知客僧听得一愣一愣,完全接不上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