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上:诞辰炫富惊御驾 父皇阵困叹孽缘
北疆大定,金融风波大胜,一口气从几大世家身上刮下来三百五十万金,李之源的心情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转眼间,他的十七岁生辰就到了。
按照玄唐惯例,皇子皇孙的生日,小生辰自家人聚聚,及冠或整寿才会大办。但李之源是谁?那是太后的心尖尖、皇帝的钱袋子(兼债主)、长安城的风云人物!更何况他刚刚立下大功,又“受了大委屈”(被世家造谣),太后早就发话了,今年必须好好热闹热闹,去去晦气,也震一震那些宵小之徒!
于是,整个富昌王府,不对,是整个唐王府(李之源尚未正式开府,仍与母亲、兄长同住)早早地就忙碌起来,张灯结彩,筹备盛宴。
生辰正日,天刚蒙蒙亮,唐王府门前已是车水马龙。不仅是因为今日王府设宴,更因为李之源放出话来:为与民同乐,共庆生辰,特在王府门前大街连摆三日流水席,无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甚至乞儿,只要来说一句“祝富昌王爷福寿安康”,便可入席大吃大喝,而且每人走时还能获赠一颗亮闪闪的“如意银豆子”!
消息一出,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流水席常见,王爷过生日也常见,但吃完还送真银豆子的,简直是闻所未闻!从凌晨开始,王府门前几条街就被闻讯而来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欢声雷动,比过年还热闹。王府的家丁仆役们维持秩序忙得满头大汗,负责发放银豆子的管事手都快抽筋了,脸上却笑得跟朵菊花似的——王爷说了,场面越热闹,越显得咱家底厚实,气死那些眼红的!
王府内,更是装饰得……嗯,极其符合李之源的审美。
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字:壕!壕无人性!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那太普通了!廊柱直接刷金粉!是真的金粉!阳光一照,金光灿灿,晃得人睁不开眼。 假山盆景,奇石异草?那太含蓄了!假山上嵌珍珠玛瑙,盆景的盆是整块翡翠挖出来的,花草间点缀的都是各色宝石! 地上铺的不是青石板,而是汉白玉打磨抛光后,用金线勾勒出繁复的吉祥图案。 就连池塘里的锦鲤,尾巴上都挂着小小的金铃铛,游动起来叮当作响,清脆悦耳(靡靡之音)。
整个唐王府,仿佛是用黄金、珠宝、美玉堆砌出来的仙境,处处透着一股“不差钱”的暴发户气息,俗,太俗,俗不可耐!但却俗得理直气壮,俗得让人瞠目结舌,俗得……让某些人心里酸水直冒。
太后和皇帝自然是今天最尊贵的客人。
皇帝李琰带着皇后、程贵妃、秦淑妃等一众后宫眷属,早早地就摆驾过来了。一进王府大门,饶是李琰身为帝王,见惯了富贵,也被这满眼的金光闪闪给震了一下,嘴角微微抽搐,低声对身边的皇后吐槽:“朕这侄儿……这品味,真是独具一格。”
皇后王氏忍着笑,端庄点头:“源儿……心思赤诚,质朴天然。”(内心:这孩子真是把钱不当钱啊…)
程贵妃则是眼睛发亮,拉着秦淑妃小声嘀咕:“瞧瞧这金柱子!这得多少钱啊!哎呦,那盆翡翠盆景,比我宫里那个还大!”
秦淑妃温婉一笑,眼神里却也难免流露出一丝羡慕。
太后被李之源亲自搀扶着,走在最前面,老太太看得眉开眼笑,不住点头:“好!好!金碧辉煌,喜气!这才像个过生日的样子!源儿有心了!”
唐王妃跟在后面,看着儿子这“杰作”,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只能暗暗摇头:罢了罢了,他开心就好。
李之闲坐在轮椅上,由仆人推着,看着这景象,只是温和地笑着,偶尔低声对弟弟说一句:“二弟,那边檐角的金铃似乎有点歪…”
宴会设在王府最大的“聚宝厅”——这名字也是李之源现改的。厅内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餐具是金银器皿,筷子是象牙镶金,座椅铺着雪白的北极熊皮,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名贵香料和食物香气的味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菜式之精美、食材之珍贵自不必说),气氛越发融洽热烈。程度发挥特长,现场作画《王爷诞辰欢乐图》,把每个人都画得惟妙惟肖;明珠、明月表演了一套剑舞,一个灵动活泼,一个清冷凌厉,引得满堂彩;繁花则带着丫鬟们端上特制的七层“福寿金糕”,上面用蜜饯摆出“寿”字,每一层味道都不同。
皇帝李琰喝得满面红光,显然心情极好。他拉着李之源的手,语重心长(开始套路):“源儿啊,看到你如今这么有出息,皇伯父真是欣慰啊!北疆之事,你办得漂亮,替朝廷解了大忧!这金融风波,你应对得更是精彩,大涨了我皇室威风!”
李之源笑嘻嘻地应着:“皇伯父过奖了,都是皇伯父教导有方,太后奶奶洪福齐天!”
“嗯,好好好!”李琰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几分“愁容”,“不过源儿啊,皇伯父也有皇伯父的难处。你看,这天下看起来太平,但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别的不说,就说京西那西山行宫,年久失修,皇家园囿太液池,也多年未曾疏浚,实在有损皇家体面。朕每每思及,都寝食难安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