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城第一中学高三(七)班的教室里,数学老师兼班主任“老严”正唾沫横飞地讲解着圆锥曲线,粉笔在黑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大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或是在课桌下偷偷刷着手机。
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上,唐孝天单手支着下巴,目光看似落在黑板上,瞳孔却没有焦点。他体内的能量在“星铁核心”碎片的调和下,如同温顺的溪流,缓缓运转,让他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他能听到前排同学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能分辨出窗外不同鸟类的鸣叫,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老严因为某个学生走神而微微升高的血压……这种过于丰富的感官信息,在课堂上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
唐孝天内心独白: 帕累托最优……这定理的能量流动模型,好像可以类比微观粒子在势场中的分布?嗯,如果引入一个非线性扰动项……不行,想远了,老严盯过来了。
他迅速收敛心神,将飘到九霄云外的思维拉回黑板上的数学公式。令人惊奇的是,那些曾经在他看来如同天书的复杂曲线和符号,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与逻辑性。他发现自己能轻易地理解其内在的数学结构,甚至能举一反三,联想到之前在林剑南提供的某些加密通讯原理中见过的类似数学模型。
坐在他左边的张国龙,则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他面前摊开的根本不是数学书,而是一台经过他深度魔改的、外壳斑驳的平板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滚动着代码和复杂的数据流,偶尔还会弹出几个卫星云图或地质结构模型的小窗口。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速度快得带起残影。老严的讲课声在他耳中,自动被过滤成了背景白噪音,只有提到某些关键公式时,他才会偶尔抬头,瞥一眼黑板,然后若有所思地在自己的程序中加入几行注释。
张国龙内心独白: 老严讲的这个参数方程,正好可以优化我那个追踪算法的路径预测模块……嗯,把步长调整一下,收敛速度能提升15%……哎,孝天那边能量波动好稳定,羡慕啊,我这CPU都快烧了。
而坐在唐孝天右边的李天亮,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趴在桌子上,一本漫画书藏在摊开的数学课本下面,看得津津有味。与经历了昆仑生死、气质已然沉淀的唐孝天和张国龙不同,李天亮之前更多是留在禾城负责一些外围接应和信息传递(这是占东为了保障相对“普通”的李天亮安全所做的安排),虽然也成长了不少,但依旧保留着少年人的跳脱。
李天亮内心独白: 啊啊啊,这道题好难!孝天和国龙这两个家伙,从外面回来之后就变成怪物了吗?上课都不带听讲的,成绩还蹭蹭往上涨!不行,我得找机会让他们给我补补课,不然下次月考又要被老妈念叨了。
就在这时,老严一道凌厉的目光扫过最后一排。
“李天亮!你来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老严点名叫道,手指敲着黑板上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题。
李天亮一个激灵,猛地站起来,漫画书“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看着黑板上那交织的线条和符号,脑子一片空白,脸瞬间涨得通红。
“我……这个……那个……”他支支吾吾,眼神求助般地瞟向旁边的唐孝天和张国龙。
唐孝天无奈,嘴唇微动,用只有附近几人能听到的气音快速提示了几个关键步骤。而张国龙则头也不抬,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划动,调出了这道题的五种不同解法,然后将屏幕悄悄往李天亮那边倾斜了一个微小的角度。
李天亮如蒙大赦,结结巴巴地复述着唐孝天的提示,眼神不时偷瞄张国龙的屏幕,总算勉强把思路说完了。
老严扶了扶眼镜,冷哼一声:“思路还算清晰,就是表达吞吞吐吐!坐下!下次认真听讲!”
李天亮松了口气,瘫坐在椅子上,偷偷对唐孝天和张国龙比了个大拇指。
下课铃响,老严刚走出教室,李天亮就一把搂住唐孝天和张国龙的脖子,哀嚎道:“两位大哥!救命啊!下次月考再不及格,我爸非得打断我的腿不可!你们现在脑子怎么变得这么好使?是不是在外面吃了什么仙丹?分我一颗呗!”
唐孝天哭笑不得地推开他:“哪有什么仙丹,就是……看东西的角度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他没法解释能量共鸣对大脑潜能的开发作用。
张国龙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根据我的分析,你的问题在于信息接收和处理效率过低。建议你先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从头到尾刷三遍,建立基础数据库,然后我再给你编写一个个性化的知识图谱和刷题算法……”
李天亮听得一头雾水,连忙摆手:“别别别!龙哥,说人话!你就告诉我,怎么能像你们一样,上课睡觉都能考满分?”
唐孝天看着李天亮苦恼的样子,心中一动。他想起占东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也包括帮助身边的伙伴。他拍了拍李天亮的肩膀,笑道:“这样吧,以后放学,我和国龙帮你补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