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杀,林青阳回到流水居后,足足调息了一整日,才将激荡的内息与紧绷的心神彻底平复下来。然而,与狼群搏杀时那种游走于生死边缘的刺激感,以及将剑法步法运用于实战的体悟,却深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让他对武道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这日清晨,雨后初晴,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将白溪城洗涤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湿润气息,沁人心脾。连续多日的苦修与山林中的血腥气,让林青阳也感到了一丝精神上的疲惫。他看向正在窗前静静擦拭软剑的沈孤雁,心中微动,开口道:“雁姐,今日天气甚好,我欲往城外白水下游那一处‘翠微潭’游览一二,可愿与我同行?权当散心。
沈孤雁擦拭的动作微微一顿,抬眼看了看窗外明媚的阳光,温和说道:“那便走走吧,正好你也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搏杀,正是劳逸结合之时。”
林青阳脸上顿时露出笑容,如同拨云见日。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携带好带兵刃,只如同寻常游人般,信步出了城门,沿着白水畔的小径向上游走去。
离开了城市的喧嚣,郊外的空气愈发清新。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可见鱼儿嬉戏。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之前修炼时那紧张肃杀的氛围截然不同。林青阳只觉胸中块垒尽消,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山水灵气洗涤而去。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体内“灵溪真气”似乎也在这自然环境中变得更加活泼灵动。
沈孤雁虽依旧沉默,但周身那股冰冷的锐气似乎也柔和了些许。她步履轻盈地走在前面,偶尔会停下脚步,看看溪中奇石,或是仰头望望古木虬枝,不知是在欣赏景致,还是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环境。
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地势渐高,水声也变得轰鸣起来。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道不大的瀑布从山崖上垂落,注入下方一汪碧绿深潭之中,溅起万千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潭水四周竹林掩映,怪石嶙峋,果然是一处清幽绝佳的所在,正是那“翠微潭”。
然而,今日这幽静之地,却并非只有他们二人。
只见潭边一方较为平整的大青石上,竟摆着一副简单的茶具,一个身着月白长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公子正背对着他们,临潭而坐,似乎在烹茶观瀑。他身旁还站着一名做小厮打扮的精瘦少年,正小心翼翼地扇着一个小泥炉。不远处还站着一位青衣老者,气息沉稳,想来武艺不凡。
那公子虽衣着看似朴素,但那月白长衫的料子却是极好的蜀中丝绸,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坐姿闲适,自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雍容气度,与这山水似乎融为一体,却又隐隐超脱其上。
林青阳与沈孤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讶异。看这公子气度,绝非寻常文人或商贾,想来是白溪城勋贵之子了。沈孤雁眼神微凝,脚步下意识地放缓,气息也收敛得更深。
许是听到了他们的脚步声,那公子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他约莫二十出头年纪,面容俊雅,眉目疏朗,气质虽显雍容但又混杂着一丝江湖豪侠的气味。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眼神清澈而通透,带着几分好奇打量着突然出现的林青阳二人。他的目光先在林青阳那身朴素却难掩清华之气的青衫上停留一瞬,随即又落在沈孤雁清冷绝俗的容颜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却并无丝毫轻浮之意。
“此清幽之地,竟得遇两位风采照人的朋友,实乃幸事。”年轻公子率先开口,声音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在下朱靖,大晋京师人士,游学至此。见此潭幽静,故而在此烹茶小憩,冒昧之处,还望海涵。”他言辞谦和,态度从容,自报家门只说了姓氏与来历,并未透露更多。
林青阳心惊其竟然不是南璃之人。但见对方气度不凡,谈吐雅致,心中也生不出恶感,便拱手还礼道:“朱公子客气了。在下林青,这是舍妹林雁,亦是路过此地,见景致清幽,特来一观。打扰公子雅兴,是我等冒昧才是。”他依旧沿用化名,并将沈孤雁称为妹妹。
“原来是林公子,林姑娘。”朱靖笑容更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相逢即是有缘。若不嫌弃,不妨一同坐下,品一杯粗茶,共赏这山光水色如何?这‘云雾芽’虽非极品,但以此潭活水烹之,也别有一番风味。
他态度诚挚,邀请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分热情,也不会让人感到被怠慢。
林青阳略一迟疑,看向沈孤雁。沈孤雁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示意无妨。她虽警惕,但也看出这朱靖气度雍容,不似奸恶之辈,而且其身后那名看似普通的老者,气息沉稳,目光锐利,显然身负不俗武功,应是护卫之流。这等排场,绝非普通游学士子。
“既然如此,那我兄妹便叨扰了。”林青阳不再推辞,与沈孤雁一同在那大青石旁寻了处干净的石块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