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着玄色简朴道袍,没有任何纹饰,身形中等,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再看其容貌,果然如二皇子朱靖淳所言,极其普通,毫无特点,属于那种即使见过三四次,也未必能留下清晰印象的类型。面色是一种不见天日的苍白,缺乏血色。他步履轻缓,落地无声,仿佛幽灵般飘然而入。
然而,就在此人踏入大殿的瞬间,林青阳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剑!在他的灵觉感知中,这国师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流动的薄雾,这层薄雾巧妙地隔绝了外界对其自身气息更深层次的探查,让人难以判断其真实修为深浅。更让林青阳心头凛然的是,掌中那截神秘桃花枝,竟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绝不容忽视的抵触与寒意!这感觉并非针对强大的敌意,而是某种本质上的排斥,仿佛遇到了天生相克、或极其污秽之物。这绝非玄门正道、清净修真之士应有的气息!
顾云帆亦是眉头紧锁,他以儒家独有的“望气术”暗中观察,只见那国师头顶气机混混沌沌,一片模糊,似与周遭天地元气格格不入,仿佛一个独立的、不和谐的音符。但诡异的是,这股混沌之气,又与龙椅上皇帝那亢奋而浑浊、如同被强行点燃的烛火般的气息,隐隐相连,仿佛有一根无形的、扭曲的丝线,从国师身上牵出,缠绕在皇帝的生命本源之上。他心中暗凛:“非道非魔,非正非邪,诡异至极,祸乱之源也!”
沈孤雁的直觉向来敏锐,在那国师看似平和无波、如同古井的眼神扫过全场时,她娇躯微不可察地轻轻一颤。那目光并非凌厉,却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与漠然,仿佛看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群蝼蚁、一件件器物。她下意识地,向林青阳身侧更靠近了半步,似乎只有靠近他,才能驱散那股莫名的寒意。
苏云袖强压下对皇帝的仇恨,仔细观察国师,试图找出任何与桃花坞血案相关的蛛丝马迹,然而一无所获。此人就像一块完全透明的冰,或者一个空洞的影子,没有任何属于“个人”的特征与情感流露。
岳千擎没什么弯弯绕绕,纯粹凭着江湖人的直感,只觉得这家伙看起来阴恻恻的,周身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远不如江湖上那些性情耿直、哪怕脾气古怪的医师来得顺眼,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藏头露尾,装神弄鬼。”
玄同道长眼光流转,道门武道灵诀暗运,最终却归于沉寂,微微摇了摇头,显然以他的修为和见识,也看不透这层迷雾。千晓先生则依旧摇着那把从不离身的羽扇,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场面。
那国师对满殿各异的目光恍若未觉,径直行至御阶之前,并未如臣子般行跪拜大礼,只是对着皇帝微微一揖,动作随意自然。
令人惊讶的是,皇帝朱常澈非但不以为忤,反而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甚至微微前倾身体,亲手虚扶了一下,语气中带着难得的、甚至有些过分的亲近与热情:“国师不必多礼,快,快请入座!”
御阶之下,早已设好一个独立的、仅次于御座的席位,其位置之尊崇,甚至超过了太子和诸位皇子。国师默然颔首,面无表情地走到席前坐下,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个字。这番超然的待遇,让在场所有人心中的忌惮与好奇,又加深了一层。这位国师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已然超脱了君臣纲常。
...
酒过三巡,气氛在刻意的营造下似乎又热烈起来。皇帝与国师低声交谈了几句,主要是皇帝在急切地询问着丹药进境、养生延年之事,国师则偶尔颔首,或以极低的声音回应。
忽然,国师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衬着明黄绸缎,托着一枚龙眼大小、色泽朱红、表面氤氲着一层奇异五彩光泽的丹药。丹药甫一出现,便有一股更加浓郁、带着异香的药气弥漫开来,令人闻之精神一振。
“陛下,”国师的声音平淡无波,如同古潭深水,“此乃新近炼成的‘九转还童丹’,采天地精华,聚日月灵机,于陛下龙体大有裨益。”
皇帝龙颜大悦,双眼放光,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让内侍将丹药接过。他手托丹药,爱不释手地把玩片刻就吞了下去,似乎是为了炫耀这“仙缘”,也是为了进一步施恩,他特意转向林青阳、顾云帆等人所在的席位,热情地邀请道:“国师炼丹不易,此丹神效,朕深有体会。”他顿了顿。“今日佳节,众卿皆是国家栋梁,不妨与朕一同品尝这国师所炼神丹,共享仙缘,如何?”说罢,便示意内侍将早就准备好的丹药呈过去,让几位宗师“鉴赏”。
“几位豪杰,这是贫道所炼武道神丹,或对破境有所助益。”或许是那位皇帝陛下发话了,国师也难得对几人开口。
这看似恩宠的举动,实则包藏祸心。若林青阳等人服下,无论丹药真假好坏,都等于认可了国师的那套方术,与他们自身的武道理念、宗门传承可能相悖;若不服,便是公然抗旨,不识抬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