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冰冷的照片,以及背面那行打印机打出的“小心提味人”,像一块寒冰,瞬间冻结了卧室里本就凝重的空气。照片上周明与那神秘风衣男子的接触,以及男子戒指上与“饕餮纹”神似的漩涡图案,几乎坐实了林卫东最坏的猜测——确有某种与“饕餮”概念相关的势力,已经注意到了“万家香”,并且其触角,已经渗透到了现实的层面,甚至可能就在他们身边。
“提味人……”李秀兰反复咀嚼着这三个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这个称呼,精准地指向了“饕餮”追逐和吞噬“极致之味”的本质,也暗示了周明,甚至可能包括那个风衣男子,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是“饕餮”本身,而是为其寻找、甚至“烹制”饵食的……仆人?猎手?
赵大海捏着照片,铜铃大的眼睛里满是怒火与困惑:“妈的!这龟孙子果然有问题!还有这个戴怪戒指的,装神弄鬼!嫂子,卫东哥,咱们报警吧!”
林卫东缓缓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张诡异的皮纸上,声音低沉却异常清晰:“……没用的……警察……管不了……这个……”
“……他们……在规则内……行事……或者说……利用规则……”
“……这警告……是提醒……也是……挑衅……”
他看向李秀兰,眼神中的决绝没有丝毫动摇,反而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警告而更加坚定。对手已经出招,将他们视为砧板上的鱼肉,如果他们退缩,只会被更快地分食殆尽。
“……计划……不变……”林卫东一字一顿地说道,“……北京……必须去……”
“……不仅要看清……他们……还要……让他们……看清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接下来的日子,“万家香”食品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状态。全国展销会的消息如同给这台刚刚经历过检修的机器注入了高压蒸汽,每一个齿轮都高速运转起来。孙工程师带领技术骨干,进一步优化新配方辣酱的生产工艺,确保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性与风味统一;张芸则统筹全局,准备参展资料、联系物流、安排行程,忙得脚不沾地。
而在这一切繁忙的表象之下,一股更隐秘的暗流在悄然涌动。
根据林卫东的指示,李秀兰和绝对可信的赵大海,开始着手准备那份特殊的“展品”。他们不敢在厂里进行,甚至不敢在家里,最终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借用孙工程师那间相对独立、工具齐全的家庭实验室。
过程极其小心谨慎。李秀兰负责手持那面“公私合营”的旗帜,以其散发的“人间正气”形成一个微弱的保护场;赵大海则凭借其惊人的胆魄和稳定的大手,按照林卫东通过李秀兰转述的、极其精细复杂的要求进行操作——他并非直接接触“饕餮纹”皮纸,而是利用特制的玉石镊子(林卫东指出,某些玉石能一定程度上隔绝能量传导),极其轻微地,将皮纸悬置于一小份经过特殊处理的、最基础的辣酱基底上方一定高度,维持一个精确的时间。
整个过程,林卫东都紧闭双眼,集中全部意念,如同一个精密的雷达,感应着“饕餮纹”与辣酱基底之间那微妙到极致的能量交互。他需要控制的,不是提升风味,而是引导那被“饕餮纹”抽取、提纯出的一丝丝极其微量的“根源之味”信息,将其封存在一份特制的、掺入了少量银粉(林卫东凭借模糊记忆指出,银对某些能量态信息有短暂的“定影”作用)的陶瓷小瓶中。
这瓶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容量仅够蘸取一次的辣酱,就是他们准备用来“投饵”的特殊展品。它本身的味道并不会比普通产品出色多少,但其内部,却蕴含着一丝经过“饕餮纹”处理的、高度凝练的“味道”信息源,如同一个信号增强器,只对特定的“接收者”可见。
就在他们秘密准备的同时,外界也并不平静。
滨城市政府对“万家香”此次参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标杆,特意拨付了一笔扶持资金,并安排了专人协助。这本是好事,但李秀兰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关注。
更让她心生警惕的是,几天后,张芸向她汇报,有一个自称是“京城品味阁”采购经理的人,主动联系了厂里,表示对“万家香”辣酱极为感兴趣,希望能提前签订大额订单,甚至提出了非常优厚的独家代理条件,但要求在他们出发去北京前,亲自到厂里“深度考察”并“品鉴核心配方”。
“京城品味阁……”李秀兰咀嚼着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个高端餐饮或食品贸易公司,但时机太过巧合,要求也过于深入。她立刻联想到周明和那个“提味人”。
她以“厂长身体不适,核心配方涉及商业机密,不便在参展前深入探讨”为由,婉拒了对方。对方似乎并不意外,只是语气略带遗憾地表示,那就在北京展销会上“再好好领略‘万家香’的独特风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