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状,皆是一愣,不少人脸上已露出不屑的神情,窃窃私语声在广场上蔓延开来。“这是在做什么?拿根破树枝也算演武?”“我看他是根本不会武功,想随便糊弄过去吧?”“真是可笑,也敢来楼观道献丑……”
冯谚诰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手持松枝,缓缓闭上了双眼,静静地站立在广场中央的太极图旁。清风吹过广场,拂动他胸前包扎手臂的布条,也吹动了那条毫无反应的臂膀,他却如同一尊磐石,纹丝不动,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了一体。许久,就在众人以为他是不是忘了该做什么时,他才缓缓地动了。他没有演练任何花哨的招式,只是用那根松枝,在脚下的青石地面上轻轻划动。他的动作很慢,很慢,仿佛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又带着一种随心所欲的随意。时而学风过松林,划出一道道圆润柔和的弧线,轨迹流畅自然,不见丝毫滞涩;时而仿落叶轻飘,松枝轻点在石面上,留下淡淡的痕迹,转瞬即逝,仿佛从未出现过;时而如水过浅滩,蜿蜒曲折,连绵不绝,看似杂乱无章,却自有一股内在的韵律。
这算什么武功?既没有凌厉的气势,也没有精妙的招式,简直就像一个孩童在随意涂鸦。广场上的哗然声更大了,不少人已忍不住笑出了声。崔喜钟更是嗤笑出声,眼神中的轻蔑更甚,在他看来,冯谚诰这根本就是在自取其辱。然而,在主位上的妙道真人与岐玄子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精光,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赞赏。他们何等修为,早已超越了只重招式的境界,一眼便看出冯谚诰的每一个动作,都与周围的风声、光影、乃至在场众人的呼吸韵律完美契合。他不是在“演”武,而是在“体”道,是以自身感悟印证天地自然之道。崔喜钟的剑,是“有”,有招式,有锋芒,有迹可循;而冯谚诰的松枝,却是“无”,无招无式,无形无迹,却包罗万象,暗合天地至理。
一套看似随意的“乱划”完毕,冯谚诰轻轻收起松枝,对着主位上的几位老道躬身一揖,便平静地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广场上,嘲笑与议论声依旧此起彼伏,大多数人都没能理解冯谚诰此举的深意。岐玄子却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原本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他对着冯谚诰的方向,缓缓抚掌赞道:“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居士这份胸怀与悟性,已臻化境。好,好一个‘藏拙’!”他这话,无疑是给了冯谚诰极高的评价,在场的几位得道高人闻言,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看向冯谚诰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而这话语,同时也是对崔喜钟先前“露锋芒”的再次敲打,意味深长。
崔喜钟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难看至极。他怎么也没想到,师父竟然会对一个“废人”如此推崇,这让他感觉自己刚才的卖力表演仿佛成了一个笑话。他握着剑柄的手,指节已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甚至发出了细微的“嘎嘎”声响。一股难以遏制的嫉妒之火,如同种子一般,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伴随着不甘与怨恨,疯狂滋长。他死死地盯着冯谚诰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怨毒,一场新的风波,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38xs.com)江湖武林榜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