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青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扮演着项目管理的角色。他记录下讨论确定的要点,明确下一步各自的任务分工,并约定了下一次碰面检查进度的时间。
他意识到,管理并非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清晰地定义目标,疏通执行过程中的阻塞,并确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朝着同一个方向用力。
当会议结束,窗外已是华灯初上。赵伟三人收拾好东西,脸上都带着解决问题后的疲惫与满足。
“林学弟,跟你合作真是太痛快了!”李哲心直口快地说道,“思路清楚,一点就透,比跟我们导师沟通还顺畅!”
赵伟也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按照今天讨论的方向,下周我们一定能拿出一个可演示的基础版本。”
看着他们充满干劲地离开,林长青独自坐在咖啡馆里,慢慢喝完了已经微凉的咖啡。第一次正式的项目管理实践,比他预想的要顺利。他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优势,化解了技术难题,推动了项目进展。
这种将脑海中的蓝图,通过协调和沟通,一步步变为团队共同目标和行动的过程,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资本的积累,更是能力、经验和信心的全方位锤炼。
他付账离开,走进初冬的夜色里。清冷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他知道,《星尘物语》这艘小船,已经在他的掌舵下,正式驶出了港湾。前方的航程未必一帆风顺,但他已经准备好了迎接风浪。
---
(续)
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八点多。父母已经吃过晚饭,正坐在客厅看电视。听到他开门的声音,母亲从厨房探出头:“长青回来啦?锅里给你留着热饭热菜呢。”
“嗯,妈,我在外面吃过了。”林长青换好拖鞋,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精神却很亢奋。
父亲看了他一眼,没多问,只是指了指卫生间:“热水器开着,快去洗个热水脸,驱驱寒气。”
简单的家常对话,却像温暖的泉水,洗去了他一身的风尘和脑力激荡后的倦意。他应了一声,走进自己的房间,将背包放下。
台灯柔和的光线洒在书桌上。他没有立刻开始学习,而是再次拿出那个项目笔记本,将下午讨论确定的要点、分工和下一步计划,重新梳理了一遍,记录得清清楚楚。
做好这一切,他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感到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项目管理初体验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他证明了自己不仅能有好的创意,还能带领团队将其实现。
周一回到学校,生活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轨道。课堂,笔记,试卷。但林长青的心境已然不同。他不再是单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而学习,现在的每一分知识积累,在他眼中都可能成为未来构建更大事业的基石。物理定律关乎他对世界底层规则的理解,数学公式是构建复杂模型的工具,甚至语文课上的逻辑训练,也对他清晰表达项目需求有所帮助。
下午自习课,他正对着一道数学难题凝神思考,感觉有些疲惫,下意识地揉了揉眉心。
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小纸条,从旁边悄悄推了过来。
他微微一怔,侧头看去,苏雨晴正低头写着英语作业,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有那微微泛红的耳垂,泄露了她的一丝不自然。
林长青心中一动,展开纸条。上面是苏雨晴清秀的字迹,没有抬头,没有落款,只有简单的一句话:
“累了就歇一会儿,别太勉强。”
一股温热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驱散了所有疲惫。他抬起头,看向身旁的女孩。她依旧专注地看着书本,侧脸线条柔和,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纸条小心地抚平,夹进了自己常用的那本物理书里。然后,他重新拿起笔,深吸一口气,再次投入到眼前的难题中。
这一次,他感觉思路格外清晰,精神也更加集中。
他知道,她一直在用她的方式关注着他,支持着他。那份清晰的边界感,让她不会贸然闯入他的世界追问细节,但她细腻的关怀,却总能在他需要的时候,精准地送达。
这种默契,这种无声的支撑,比他成功解决任何一个技术难题,都更让他感到安心和富有力量。
放学铃声响起,两人照例一起收拾书包。
“今天……还顺利吗?”走出教学楼,苏雨晴轻声问道,语气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冬日的傍晚,天黑得早,路灯已经亮起,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柔美的轮廓。
林长青看着她,想起咖啡馆里激烈的讨论,想起赵伟他们豁然开朗的表情,想起笔记本上清晰推进的计划,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嗯,”他点了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轻松和肯定,“很顺利。”
他没有多说,但她从他明亮的眼神和舒缓的眉宇间,读懂了那份属于进展顺利的从容。
她也笑了,没有再问。两人并肩走在通往校门的小路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清冷的晚风吹过,林长青却觉得内心一片温暖和坚定。他的世界正在不断扩大,充满了代码、项目、规划和未来的无限可能。而身边这个女孩,如同一个宁静的港湾,无论他在外的航程是顺利还是充满风浪,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一份理解,一份默默的守候。
清晰的边界感,没有成为隔阂,反而让两个独立的灵魂,在各自成长的轨道上,相互映照,彼此支撑,走向更远的未来。他知道,这条路,他会走得更加稳健,因为他并非独行。
喜欢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请大家收藏:(m.38xs.com)神瞳至尊:从学霸到星河帝皇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