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那一夜推心置腹的长谈,如同一道清晰的分水岭,将凤九歌与萧无痕的人生悄然划分。自此之后,他们虽仍高居庙堂,手握天下权柄,心境却已然不同。那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释然,一种踏遍千山万水、终于寻得心灵归宿的通透。他们并未真正远离朝政,帝国这艘巨轮的航向依旧由他们牢牢把握,但具体的事务,已更多地交由那些他们亲手选拔、悉心栽培的年轻才俊去执行。锋芒内敛,智慧沉淀,他们将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了彼此相守的静谧,留给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也留给了细细品味这亲手开创的、来之不易的盛世年华。
岁月无声,却最是深情,也最是残酷。
不知从何时起,萧无痕那曾如墨染般、象征着他冷峻与力量的长发,已被岁月的霜雪悄然浸透,化作了威严的银丝,如同雪落苍松,非但不显老态,反而更添了几分深不可测的帝王气度与岁月沉淀的厚重。他面容的轮廓依旧深刻如刀劈斧凿,只是那曾经锐利得能穿透人心的鹰隼般的眼神,在望向凤九歌时,早已被数十年的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磨砺成了几乎能将人溺毙的、深海般的温柔与全然的依恋。左眼那道疤痕,曾经是仇恨与误会的烙印,如今也随着时光流逝而浅淡,不再刺目,反而更像是镌刻在他们崎岖情路上,一枚独特而悲壮的勋章,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惊心动魄与最终的和解。
凤九歌亦在时光的淬炼中,完成了从惊世明艳到绝世风华的蜕变。她的白发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用简单的玉簪绾起,衬得她依旧保养得宜的肌肤与眉间那点历经两世、鲜艳如初的朱砂痣,别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韵味。她的眼眸,依旧清澈如秋水洗过的墨玉,却比年轻时更显深邃,仿佛蕴藏了无垠的星辰大海与无数智慧的涟漪,顾盼间,是洞察世情后的了然与慈悲。她依旧偏爱素雅清淡的衣袍,只是用料更为考究,触感柔软,行动间,广袖轻拂,裙裾微漾,自有一股看尽千帆、波澜不惊的从容气度与洗尽铅华的安详。
他们的子女,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太子萧慕歌,在父母呕心沥血的言传身教与开阔环境的熏陶下,早已成长为一位仁德宽厚、睿智果决、胸有丘壑的合格储君。他完美地继承了其父萧无痕的沉稳刚毅与其母凤九歌的聪慧仁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凤九歌大力倡导并实践的、兼容并包的新学风潮中成长,视野远比父辈更为开阔,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热情。朝臣对其能力信服,百姓对其仁德爱戴,将帝国的未来交到他的手中,凤九歌与萧无痕内心充满了欣慰与绝对的安心。
又是一年深秋,御花园中,各类树木的叶子被秋霜染得五彩斑斓,尤以那一片枫林最为炽烈,如同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绚烂的晚霞。落叶翩跹而下,无声地覆盖了小径与石阶,为大地铺就了一层厚厚软软的、色彩斑斓的地毯。
暖阁内,窗明几净,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棂,投射进一片温暖而明亮的光斑。萧无痕与凤九歌并肩坐在窗前的软榻上,身上共同盖着一条厚实柔软的绒毯,毯面上用金线银丝精细地绣着龙凤和鸣的图案,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窗外,是澄澈高远如蓝宝石般的天空,与窗内暖融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异地和谐。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草木气息与暖阁内银霜炭燃烧带来的、令人慵懒的融融暖意,两种气息交织,构成了秋日午后特有的安宁。
萧无痕的手,依旧如同过去数十年来的每一个寻常日子一样,自然而坚定地握着凤九歌的手。这双手,曾经有力、温暖,足以执掌乾坤,挥剑定疆,如今却已布满了岁月刻下的纹路,皮肤干枯,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微凉。但交握的力度,那份早已深入骨髓的习惯与依赖,却从未因时光的流逝而稍有改变。他们的手背紧紧相贴,上面交错纵横的纹路与淡淡的老年斑,仿佛共同绘制了一幅无声却无比深刻的人生地图,记录着他们共同走过的每一步。
“九歌,”萧无痕率先打破了这份静谧,他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些许沙哑的质感,语调却异常平和,如同秋日里平静的湖面,“你看,慕歌如今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边境安宁,马放南山,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我们,似乎真的可以彻底放心,享享清福了。”
凤九歌闻言,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他依旧能清晰辨认出昔日冷峻轮廓的侧脸上,唇边不由自主地漾开一抹温柔至极的笑意,那笑意如同穿透窗棂的、秋日里最暖最柔的阳光,瞬间驱散了他眉宇间残留的最后一丝属于帝王的凛冽。“是啊,无痕。”她的声音也放得很轻,带着同样的满足,“孩子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成才了,能独当一面。这万里江山……比起我们当年接手时的满目疮痍、内忧外患,如今当真是……好得太多了。”
她的话语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似乎穿透了窗外那一片绚烂到极致的秋色,投向了更遥远、更模糊的过去,声音轻得如同一声叹息,带着几分恍如隔世的感慨:“我有时……夜深人静时,或者像现在这样看着风景,还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想起刚刚回来的那个时候,心里装满了前世的愧疚与恐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觉得肩上压着千斤重担,每一口呼吸都带着赎罪的味道……如今,回头看看,总算是……都还清了,也都……尽力做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