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剌子模的苏丹,本就骄横,在接连收到“捷报”和“内应”传回的“珍贵情报”后,果然中计。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可以一举歼灭宋军在西域的主力,从而彻底掌控东西商路。他亲率麾下最精锐的五万大军(其中包含一万五千名重装骑兵),抛下行动缓慢的步兵和辎重,以极高的速度穿越沙漠,直扑骆驼刺绿洲,意图将所谓的“宋军主力”堵在盆地内一举歼灭。
而当花剌子模苏丹志得意满地闯入骆驼刺绿洲,却发现所谓的“宋军主力”只有数千疑兵和大量空营时,他知道上当了。但为时已晚。陆弘文亲率的三万真正的精锐,早已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迂回到了他的侧后方,彻底封锁了盆地唯一的出口。与此同时,一直被陆弘文秘密联络、并以重利和战后安全保障说服的几个西域大国援军,也如期出现在沙漠边缘,切断了花剌子模大军的退路和可能的援军通道。
决战在灼热的沙漠阳光下爆发。花剌子模的重装骑兵在松软的沙地和狭窄的盆地中威力大减,冲锋的势头被宋军预先挖掘的壕沟、布置的拒马和密集的箭雨、火器(此时宋军的火器已比陆海时代更为精良)层层削弱。陆弘文则指挥若定,他并不与对方硬碰硬,而是利用步兵结阵固守,消耗敌军锐气和体力,同时派出轻骑兵不断袭扰其侧翼和后勤。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花剌子模大军被困在狭小的区域内,人马饥渴交加,伤亡惨重,士气崩溃。
最后的总攻在日落时分发起。蓄势已久的宋军主力与西域盟军从三面同时压上,疲惫不堪的花剌子模军队彻底溃散。那位雄心勃勃的苏丹,在乱军之中被宋军一员悍将斩于马下。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少数人侥幸逃脱,葬身于茫茫沙海。
骆驼刺大捷的消息传回,西域震动,诸邦纷纷遣使至陆弘文军前,重申对大宋的忠诚,并表示愿出兵出力,共同讨伐花剌子模残部。陆弘文挟大胜之威,并未急于继续西进攻城略地,而是首先安抚西域各部,重申帝国的贸易优惠和政策,严惩了少数在战争中首鼠两端者,迅速稳定了秩序。随后,他才率领士气高昂的联军,兵临花剌子模边境,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对方遣使求和,签订了承诺永不东犯、赔偿战争损失、开放商路的城下之盟。
当西域彻底平定,陆弘文站在骆驼刺绿洲的边缘,看着士兵们清理战场,看着远方沙丘上重新升起的、代表和平与商队的炊烟,他仿佛能感受到,曾祖陆海那欣慰的目光,正穿越时空,落在他身上。他不仅打赢了一场战争,更用行动诠释了陆家四代人对这片土地的守护:不仅仅是武力的征服,更是秩序的建立、人心的凝聚和文明的延续。他派人将捷报和缴获的苏丹王旗,一同送往拉萨,供奉在曾祖陆海的墓前。西疆的天空,依旧湛蓝高远,而陆家的传奇,在新的时代,由新的血脉,书写下了同样辉煌的一笔。
《靖康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三八小说小说网更新,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三八小说!
喜欢靖康耻请大家收藏:(m.38xs.com)靖康耻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