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榜单的搏杀
小鹿微博带来的爆炸性流量,如同一剂强心针,将知味馆直接推到了市级榜单第21名的位置。
然而,这股推力如同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当热搜的热度逐渐消退,排名在短暂冲高后,开始在小幅范围内震荡,稳固在25名左右,似乎遇到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而他们的老对手“御厨坊”,在经历了品鉴会的失利和周世仁被威慑后的短暂沉寂后,显然也调整了策略。他们不再使用下三滥的手段,而是凭借其深厚的底蕴和资本实力,开始了正面的、硬碰硬的商业竞争。
“御厨坊”一方面加大了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告投放,宣传其“宫廷御膳”的传承与奢华;另一方面,则聘请了专业的公关团队,有针对性地撰写了一系列看似客观、实则暗捧“御厨坊”、贬低新兴网红店的“深度分析”文章,在高端客户群体中营造口碑。同时,他们也推出了数道由高薪聘请的粤菜、淮扬菜大师操刀的“镇店新菜”,品质确实不俗。
此消彼长之下,两家在榜单上的排名开始了极其焦灼的拉锯战。今天知味馆因为一道创新菜被某美食博主推荐,排名上升两位;明天“御厨坊”就因为一场成功的商业宴请获得大量好评,反超回来。双方如同在悬崖边角力的巨人,谁都无法轻易将对方推下,但谁都明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夏沫看着榜单上犬牙交错的排名曲线,眉头紧锁,“周世仁在用资本和体量跟我们打消耗战。我们的创新和口碑转化效率虽然高,但他的基本盘太稳固了,尤其是在高端商务宴请和一部分崇尚‘老字号’的客群中,影响力根深蒂固。”
林晓沉默地看着后厨里正在小心翼翼活动着手腕的苏杭,以及脸上带着疲惫却仍在坚持的王阿姨和员工们。他知道,团队已经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持续的拉锯战对士气和精力的消耗是巨大的。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个平静的午后,一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客人,悄无声息地走进了知味馆。
那时并非饭点,店里只有两三桌客人。一位穿着朴素灰色中式褂子、精神矍铄、满头银发的老者,在一个年轻人的陪同下,缓步走了进来,选了个靠窗的安静位置坐下。
王阿姨正要上前招呼,却被夏沫一把拉住。夏沫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等等!王阿姨……那位……那位是陈老啊!”
“陈老?哪个陈老?”王阿姨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上次在御厨坊品鉴会上,说我们‘匠心独运’的那位国宝级美食家,陈继先老先生!”夏沫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林晓和苏杭在后厨也透过传菜口看到了这位老者,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陈老在美食界的地位超然,他的评价,有时甚至能决定一家餐厅的生死。他的到来,绝非偶然。
陈老没有点那些花哨的招牌菜,只要了一份最基础的 【神级蛋炒饭】 ,一盅 【开水白菜】 ,以及一碟苏杭做的 【荷花酥】 。
他吃得极慢,极仔细。每一口蛋炒饭,都在口中细细咀嚼,仿佛在品味着米粒与蛋液交融的每一个细节;那盅开水白菜,他更是用汤匙舀起,对着光看了看汤色,才缓缓送入口中,闭目感受;至于那荷花酥,他先是欣赏了片刻其造型,然后才轻轻掰开,观察着内部的酥层。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让人无从猜测他心中的评判。
林晓和苏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但面对陈老这种级别的人物,任何细微的瑕疵都无所遁形。
良久,陈老终于放下了筷子,用旁边年轻人递上的热毛巾擦了擦手。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不知何时已站在他桌旁的林晓和苏杭。
“蛋炒饭,火候已入化境,米粒的弹,蛋花的嫩,焦香的度,分毫不差。难得。”陈老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但这‘神级’二字,担得起,却也招风。”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那盅已然见底的清汤:“开水白菜,汤清如水,味浓如渊。扫汤的功夫,得了真传。这‘精简’之法,舍形取意,是大胆,也是智慧。”
最后,他看向苏杭,目光在他缠着绷带的手腕上停留了一瞬:“荷花酥,酥层分明,造型已得‘雅’趣。可惜,腕力有亏,影响了最后三叠的力道,致使最内层酥裂稍欠均匀。但能以伤腕做到此等地步,心性可嘉。”
每一句点评,都精准地点出了菜品的精髓与那一丝几乎不存在的瑕疵,听得林晓和苏杭背后冷汗涔涔,又心悦诚服。
陈老站起身,看着两人,缓缓说道:“餐饮之道,无非‘用心’二字。你们二人,一个于至简处见真功,一个于至繁处求完美,皆是‘用心’之人。望你们能守得住这份心,莫要被虚名浮利,乱了方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