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声在指挥室内回荡,程雪的手指没有停顿。她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声音冷静:“信号分裂成上千个伪源点,攻击路径覆盖十二个国家节点,但所有跳转都经过卢森堡金融港的地下光缆枢纽。”
陈默站在她身后,目光扫过主控屏上东南亚服务器集群的延迟曲线。数值仍在攀升,红点密集闪烁。
“这不是普通渗透。”程雪继续说,“他们在找东西,不是破坏系统。”
陈默点头。“关闭非必要接口,保留量子通道运行。”
程雪敲下确认指令。内网防火墙逐层闭合,仅留下一条加密数据通路持续开放。那是她预留的沙盒环境,伪装成核心模型的存储分区。
“我放了一次假数据。”她说,“只要他们进入,追踪程序就会激活。”
话音落下不到十秒,屏幕右下角弹出提示:异常流量注入成功,信标已捕获。
“来了。”程雪调出协议分析界面,将攻击代码导入解码引擎。量子计算机开始运算,进度条迅速推进。
陈默看着她的背影。她左手还紧紧抓着那台机械键盘,指节微微发白。这台设备从不离身,像某种习惯性的支撑。
“攻击者正在尝试激活自毁模块。”程雪突然说,“倒计时两分十七秒。”
红色数字浮现在监控画面上,00:02:16、00:02:15……
“能拦住吗?”
“不能硬拦。”她摇头,“但可以骗它。我把假数据包装成核心模型的备份文件,让他们以为已经得手。”
她切换至量子模拟模式,输入一串指令。系统开始反向推演攻击者的破解路径。
三秒钟后,画面一闪。
“奇怪。”程雪皱眉,“他们用的是1998年的RSA变种算法?这种老版本早就被淘汰了。”
陈默眼神一沉。“是故意的。”
“对。”程雪反应过来,“伪装身份。用过时技术制造破绽,引我们去查旧案线索。”
她立即调整策略,让量子系统模拟该算法的真实破解过程,并将结果反向投射回攻击源头。
屏幕刷新。
真实IP地理定位出现:东欧某废弃数据中心,位于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交界处。
更关键的信息紧随其后——系统还原出攻击指令日志中的签名密钥,与一个极客论坛账号完全匹配。账号注册时间是十年前,绑定邮箱的域名属于赵宇留学时期的学校服务器。
“是他。”陈默说,“他想让我们以为这是旧势力反扑。”
程雪冷笑一声。“可惜他忘了,那个论坛只有极少数人参与过内部项目开发。这个密钥特征太独特,不可能伪造。”
她启动远程取证程序,开始同步抓取对方服务器的操作记录。
“准备收网。”陈默拿起通讯器。
频道接通,雷虎的声音传来:“我已经在边境待命。”
“你的人换装成国际电信巡检队,持陆明远签发的授权函入境。”陈默说,“目标位置是废弃数据中心B区,电力供应来自独立柴油机组,外墙有破损通风口。”
“明白。”雷虎回应,“我们会从西侧管道潜入,避开正面监控。”
“行动时间定在十五分钟后。”陈默说,“等程雪触发最终信标再动手。”
程雪点头,手指再次敲击键盘。她将一段虚假的成功反馈信息发送回攻击源,内容为:“核心模型已破解,正在传输主数据库。”
五秒后,对方服务器响应活跃度骤升。
“他们信了。”程雪说,“所有矿机重新分配算力,集中在数据导出通道。”
她按下确认键。
远程录音开启,目标设备自动上传最后十分钟的操作日志。同时,隐藏在代码底层的追踪程序开始回传物理环境数据——温度、湿度、电源频率。
“确认现场有人。”程雪说,“至少六名操作员,使用定制化终端界面,和赵宇早年组建的技术团队风格一致。”
陈默看向主屏。全球数据流图上,原本混乱的攻击信号逐渐收敛,集中于东欧一点。
“通知当地警方配合雷虎行动。”他说,“抓捕过程全程录像,确保法律效力。”
程雪切换到加密频道,将全部证据包打包发送至国际刑警指定接收端。
此时,倒计时归零。
自毁程序启动,但系统显示:执行失败。病毒模块被锁定在隔离区,无法触及真实系统。
“他们的清除命令没生效。”程雪说,“因为根本没有接入主网。我们从头到尾都在诱饵环境里交战。”
她松了一口气,身体略微后倾,靠在椅背上。额头有细汗渗出,呼吸略显急促。
主控屏画面切换。
实时监控视频传来——雷虎带队穿过狭窄管道,抵达数据中心内部。房间内布满老旧机柜,数百台矿机嗡嗡运转,屏幕上滚动着伪造的攻击进度条。
几名黑客正围在桌边喝酒,桌上摆着打开的香槟瓶。
“干了这一杯!”一人举起酒杯,“陈氏集团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