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比赛,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彻底沦为了“垃圾时间”。
TD水屋中心球馆的观众已经走了一半,剩下的球迷也只是为了亲眼见证历史缔造者的每一次触球。然而,拉里·布朗教练显然没有成人之美的想法。
40分的领先优势,足以让他放心地将所有主力全部按在板凳上。林峰、艾弗森、穆托姆博、斯诺、科尔曼,五位首发并排坐着,肩上披着毛巾,谈笑风生。
“嘿,菜鸟,”艾弗森用胳膊肘碰了碰林峰,“13个。你是不是把一整个赛季的三分球都在今晚投完了?”
林峰笑着摇了摇头:“不,阿伦,我只是帮你分担一点得分压力。你看,你今晚可以少出手10次,体力都省下来了。”
“哈哈!”艾弗森大笑起来,“说得好!以后你就这么干,我负责突破,你负责投篮,我们能拿150分!”
看着场上,76人队的替补阵容打得有声有色,而魔术队的替补们则像是丢了魂,失误频频。分差还在被一点点拉大。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记分牌上的数字定格在 121 - 75。
76人队以46分的巨大优势,血洗了奥兰多魔术队。
林峰全场出战三节,在控分没有全力发挥的情况下,22投15中,其中三分球17投13中,罚球2罚2中,狂砍45分5篮板3助攻4抢断。单场13记三分,一举打破NBA历史记录。
而他对位的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全场12投2中,仅得5分3篮板,另有5次失误。
比赛结束的瞬间,所有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两个人。一个是像英雄般被队友簇拥的林峰,另一个,则是落寞离场的麦迪。
麦迪没有和任何人致意,他用毛巾紧紧裹住头,像一个战败的拳手,在保安的护送下,一言不发地穿过媒体区,拒绝了所有采访请求,径直钻进了球员通道,消失在黑暗中。他那骄傲的背影,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萧瑟。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76人队的主教练拉里·布朗,带着艾弗森和林峰一同出席。现场闪光灯亮如白昼,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把话筒对准了林峰。
“林,恭喜你打破了NBA历史记录,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想到过自己能在一场比赛里投进13个三分球吗?”一位来自ESPN的记者率先提问。
林峰拿起话筒,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谢谢。我现在的心情……很平静,但更多的是感激。我从未想过能打破这样的纪录,这像做梦一样。我必须感谢我的队友,特别是阿伦(艾弗森),他吸引了大量的防守,并且无私地把球传给我。还有迪克(穆托姆博)和科尔曼,他们不知疲倦地为我做掩护。这个记录属于整个费城76人队。”
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赢得了在场媒体的一片好感。
接着,有记者问艾弗森:“阿伦,作为球队的领袖,看到你的新秀队友打出如此历史级的表现,你作何感想?”
艾弗森咧嘴一笑,露出了他标志性的笑容,他看了一眼林峰,然后对着话筒说道:“感想?我的感想就是,我的工作变轻松了!我告诉过你们,他是个杀手,你们还不信。”
他故意做出一副苦恼的样子:“现在我每次突破都得做选择了,是自己上篮,还是传给这个几乎不会投丢的家伙刷一个助攻?你知道,这对我来说太难了!”
全场记者都笑了起来。
艾佛森继续说道:“说真的,我为他感到骄傲。他是我见过最努力、最冷静的新人。有他在我身边,我觉得天空才是我们的极限。我们才刚刚开始。”
艾弗森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林峰的认可和欣赏,两人在发布会上的互相吹捧和轻松玩笑,向整个联盟宣告了费城新内外双核的完美化学反应。
结束了奥兰多的客场之旅,76人队全队乘坐专机,连夜飞往了下一个目的地——克利夫兰。
飞机上,胜利和破纪录的喜悦让气氛格外轻松。大家都在讨论着林峰那不可思议的13个三分球,而林峰则戴着耳机,默默地在脑海中复盘着比赛,同时思考着下一个对手。
2002年1月12日,克利夫兰。
对手是克利夫兰骑士队。
在赛前的战术会议上,拉里·布朗打开了录像。
“先生们,我们下一个对手,克利夫兰骑士队。一支非常年轻,正在重建的队伍。”
他指着屏幕上的球员资料:
“他们的主教练是约翰·卢卡斯,球队战绩不佳,上赛季只赢了29场球。核心是后卫里基·戴维斯,一个得分能力不错但打球非常‘独’的球员,场均能拿20分,但效率不高。林,他会是你的主要对位者,注意他的强行出手。”
“内线是立陶宛中锋‘大Z’伊尔戈斯卡斯,他很高,有投篮能力,上赛季是全明星,迪克(穆托姆博)需要限制住他。大前锋是今年的新秀卡洛斯·布泽尔,很有冲击力,但经验不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