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处蠢蠢欲动的赵敏等人见状,只得悻悻撤离。赵敏心中郁结,当即派玄冥二老追踪葵花老祖。自大明国运断绝后,这位武圣已与旧朝彻底割裂。赵敏意图代表大元招揽葵花老祖,愿以国运相供养。不仅是她,各方势力都抱着相同心思——若能招揽武圣,即便耗费国运也在所不惜。
一尊武圣的加入,意味着国运与实力的双重提升。一时间,追踪葵花老祖的人马遍布四方。若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野心家们也决不允许他投效别国,甚至不惜痛下 ** 。
另一厢,葵花老祖硬接天眼毁灭之光后,伤势颇重。伤口中蕴含的岁月之力不断侵蚀,令他俊朗的面容爬满皱纹。眉宇间死气缠绕的老祖逃离大乾疆域后,又喷出一口鲜血:后生可畏......东方不败未借国运便成就武圣,老夫败得不冤......只是大明......太祖基业......
大明国运断裂,内情难明。如此崩溃之举,唯有那愚不可及的小皇帝方能为之。他悔不当初,竟眼睁睁看着这昏君篡位而未加阻拦,任由其胡作非为。
这昏聩之君不仅将大明推向毁灭,更连累了他自己。此刻死气侵袭,他自知难以抵挡,绝望之情油然而生。身后破空之声骤起,葵花老祖脸色剧变。
人老成精,树老皮滑!自败于东方不败之手,这些尾随而来的各方势力居心叵测。尤其见各国人马齐聚,更知来者不善。葵花老祖不敢恋战,只得再度逃遁。
大乾立国,震动四方。国制皆按燕辰规划建立。未料东方不败竟册封他为异姓王,加封摄政王总揽朝政。如今已据大明三分之二疆土,眼看就要吞并整个大明基业。
各方势力担忧大乾会迅速南下,吞灭南明残余。朱明宗室纷纷弃地逃亡,藩王们携巨资隐遁或外逃他国。他们深知前朝皇族对新朝的威胁,唯恐性命不保。
朱无视虽心有不甘,也只能率众远遁。燕辰对此不甚在意,专注他务,却不知放过这群毒蛇将付出惨痛代价。大乾初立,燕辰并未立即发兵南下收复疆土。
这次是与**再度联手,直接和**进行交易。在持续的交易中,** ** 八旗军队在南方大肆掠夺,甚至将一些南方家族连根拔起,把这些家族成员当作奴隶贩卖换取钱财。那些家族收藏的典籍文献也被他全部打包变卖。
他意图借助清军之手重创南方士绅阶层。要对付这些人必须采取**手段,若以大乾名义出手恐有损朝廷仁德之名。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利用清军,既能达成目的又不会脏了自己的手。
**为了钱财和气运点,爽快地答应了燕辰的提议。
**虽不擅长政治谋略,但也明白此事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损失的是大清的利益和南方士绅,在这个过程中他反而赢得了八旗子弟的拥护,没人认为他在出卖大清。
特别是这次剿灭南明朝廷的行动,让康熙在朝中威望大增,**也因战功显赫获封男爵。
由于**年纪尚轻且仅是监军身份,未能独占全部功劳,但男爵之位已足以光耀门楣,令他欣喜若狂。
此次出征的清军将士都收获颇丰,众人对**这位监军感激不尽。贩卖人口这种小事根本无人计较,何况卖的又不是满人?
在利益驱使下,他们将南明境内的豪门大族尽数抓捕,不仅洗劫其家产,还将这些人整体打包出售。
这种抽筋剥皮般的 ** ,使得清军在南方实行残酷统治和剥削,导致大量百姓逃亡。许多南方士绅甚至联名上书,请求大乾接管南明疆土,承诺里应外合,盼望大乾出兵相救。
但燕辰对这些请求置之不理。他正忙于整顿朝纲,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大乾的统治体系。眼下大乾正推行多项重大改革,他需要夯实国家根基。有东方不败这位武圣坐镇,首个五年计划已制定完成。
大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彻底改变了无数底层民众的命运,将大量人口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转变为产业工人。宏伟的铁路网络建设规划已经制定完毕,包括几条主干道的详细方案,所需人力物力的精确计算也已完成。整个朝廷的运作都严格遵循着既定方针推进。
这个庞大的帝国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正按照既定程序高效运转。整个国家仿佛化身为一个巨型工地,处处洋溢着建设热潮。准确地说,是大乾在燕辰的驱动下开启了疯狂发展模式。
新归附的百姓原本生活困顿,但在以工代赈等政策推动下迅速转变为工人。他们完全投入劳动大军,参与铁路建设等重大工程,根本无暇他顾。大乾各领域都急需劳动力,燕辰对此求之不得。
除了铁路建设,他还大力兴办工厂,扶植买办集团形成新的利益阶层。同时将昔日打天下的日月神教各部转化为新兴势力,统统为其所用。按照既定战略,大乾正筹备向周边国家展开经济渗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