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郭嘉站在发鸠山顶,看着眼前的石碑,感慨道。
“郭先生,你说啥呢?我咋听不懂。”
赵虎背着两袋沉重的行囊,从山顶一口气爬上来,却丝毫没有气喘。
养气生力,赵虎的天赋果真不错。
“你不是要修炼吗?这里正适合冥思。”
郭嘉回头看向这个虎头虎脑的少年,一根筋,一路上,他都戏耍得有些无趣了。
“是吗?那我试试!”
赵虎直接闭目盘坐,调节呼吸。
“你得知道这里的典故,再去感悟啊!”
于是,郭嘉将精卫填海的故事,尽量简单的讲给他听。
“这精卫的毅力确实值得学习,只是脑子可能不太好!”
赵虎挠挠头。
“为何?”
“它叼这里的木石,去填东海啊!
东海我不知道有多远,但那听名字就知道,肯定很远很远,这不是脑子不好使?
就近叼多省事!”
赵虎得意的仰仰头,一副快夸我聪明的表情。
“你…”
郭嘉瞪大眼睛,然后想想,苦笑摇摇头。
“你说的也对,哈哈,有意思的想法。”
郭嘉摸着眼前的石碑,畅饮一口,摇了摇,空了。
“虎子,你在这感悟吧!
我下山打点酒,刚才看有个村庄,不知有没有酒卖!”
“不行,主公让我保护你的安全。”
赵虎赶忙起身,准备拿行囊。
“你家主公还说让你听我的话呢!放心,有事,我会大声呼救!”
郭嘉随意的摆摆手,赵虎挠头,两个命令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
还是听先生的吧!
郭嘉下山,心情惬意,这上党,虽然人烟气少了些,但名片大川真的多。
每每登高望远,心情都会变得舒畅许多。
“老人家,你在看什么?”
郭嘉下山来到村庄,看到村口一位老人,拿着一张纸。
这纸,郭嘉见过,听说是蔡邕组织制作,大家都叫蔡纸。
“小先生,你是读书人?”
老人看了看郭嘉的妆容,激动的走上前两步。
“略通一二!”
郭嘉微笑。
“那你帮我读读,这都写的什么?很多字,我不认识。”
老人将手中淡黄的纸张,递给郭嘉。
“年税减至三成,若有子就…就…这几个字念什么?我也没见过!”
郭嘉尴尬的挠挠头,看着“学读书”这几个字,很眼熟,但真不认识。
“我是这吴家村的村长,也读过书,前半句我也看的懂,就这三个字,没见过。
唉,算了,等教书先生回来,问问他吧!
最近听说,穆军侯推行简化文字,很多字简化后,都不认识了。”
老村长也不生气,伸手要够回纸张。
“等下,我再看看!
嗯…结合前后文,这几个字,应该是,就学读书,一子减一成。”
听到老者说简化文字,这给郭嘉提供了新思路。
“当真?”
老人听后,激动的抢过来,反复查看。
“应该是吧,嘿嘿!”
郭嘉苦笑,他真没想到,自诩智慧过人的他,竟也拿不准这几个字。
“那我还是去请教下先生吧!”
说着,老村长急忙就要往村里走。
“哎,村长,等下,你刚才说这村里有教书先生?而且他认得这字?”
郭嘉赶忙拉住老村长。
“对啊!你是外地人?你不知道?”
见郭嘉点点头,老村长恍然,继续说道。
“啊,那就是了,自从去年,穆军侯掌管上党后,赋税就从以往的五成降低至四成。
这次官府又降低至三成,真是大好事。
啊,说跑题了,几个月前,官府派人通知,各村镇,都要建立蒙学。
县里出资,出教书先生,各村都需要配合执行!”
老村长解释道。
郭嘉点点头,看来这纸张,用处很多,还可以广为告知郡中的政策。
而且,三成赋税,已然是很低了,很多地方战时都能达到七八成,普通老百姓家,根本没有余粮。
也对,这一年来,上党出兵都很克制,即便出,也只是一两千的出。
看来贾诩他们也知道,安稳发展,才是上党此时的必然。
而且,刚才纸上,如果说的是真的,一子减一成,那一户三子,就不需要纳税了?
真夸张!穆顺想干什么?
短暂思索,郭嘉有了答案,普及知识,以及发展人口。
这条政策,恰恰击中这两点,如果真的能执行十年,那上党的人口规模,以及人才储备,将何等强大?
“那感情好,老哥,你带我也去看看吧!”
郭嘉短短几瞬,想了很多,果然应该四处走走,这上党,甚是有趣。
老村长点点头,在前面领路,对于这个看似白静纤细的年轻人,他也没起什么防备的心思。
这一年多来,上党的治安也好多了,县里经常出兵剿匪,各村过的也很安生。
“今天,咱们不再用这竹简,而是要发新的书籍!”
“先生,这是什么?以前没见过?”
“这个好香啊?能吃嘛?”
“那是墨香!
别,小林,你口水都滴上面了,会阴湿书!”
先生气急败坏的说道,这书多珍贵啊!
“好了,打开第一页,今天咱们讲仓颉篇!
仓颉作书,以教後嗣。
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
先生一手持仓颉篇,一手持简繁对照书册,给孩子们诵读
“仓颉作书…”
学堂内的读书声,传到外面,老村长和郭嘉在门外听了一会儿,没好意思进去打扰。
“小先生,咱们还是等等吧,孩子们读书不容易。”
老村长握着手中最新的政策,压下激动的心情。
“嗯!”
郭嘉欣然点头,他也乐意去看看,这先生如何教书。
该说不说,这学堂盖的真不错,遮风挡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
随着在外旁听,他眼睛大亮,手伸进怀里,掏出临走前,穆顺给他的最新印刷版《穆归真诗集》。
上党到底藏的多深?这样的书籍,都已经发放至乡村了?
那就说明,仓颉篇的印刷数量,绝对不会少,穆顺,不对,钟繇,他是怎么做的?
喜欢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请大家收藏:(m.38xs.com)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