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此欣喜?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他最为倚重的厂卫头领——曹化淳曹公公。
数月前,朱由检一道密旨,命曹化淳彻查山西巨商范永斗的底细。东厂和西厂精锐四出,暗中查访,严密侦缉,如今终于有了确凿的结果。
曹化淳将一份条陈清晰、证据扎实的密报呈送御前。其上罗列的罪状,可谓触目惊心:
通敌叛国,资敌以战:范永斗及其商号长期与关外建奴勾结,利用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将大明严格管控的铁料、铜器、盐、米粮等战略物资,大量走私贩卖给奴酋皇太极,无异于直接资敌,滋养其战争能力。更令人发指的是,因此“功绩”,他竟获得了后金政权颁发的“专属商人”凭证,堪称得到了敌酋的“金字招牌”。
祸国殃民,恶行累累:除了十恶不赦的通敌大罪,范永斗在地方上更是恶贯满盈:侵占军屯:巧取豪夺,大肆侵吞国家军屯田地,削弱边防根基。为祸乡里:其家族及爪牙倚仗财势,在地方上横行无忌。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垄断市场,打压良善商户,破坏民生经济。强抢民女,持械斗殴:视王法如无物,行事宛如土匪,民怨沸腾。
朱由检对范永斗是否真心投靠建奴其实并不太在意,在他来自现代的观念里,乱世之中做个左右逢源的“两面派”商人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真正让他心花怒放、喜形于色的,是曹化淳随后呈上的抄家清单——共计查没现银、金器、古玩珍宝折合近四百万两白银,以及近万顷膏腴之地的田契!
这笔天降横财,对于常年挣扎在财政赤字深渊里的朱由检和内帑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足以解无数燃眉之急。
至于范永斗和他的家眷该如何处置?朱由检大笔一挥,做出了如下判决:范永斗本人,罪证确凿,无可辩驳,判斩立决。这是维护国法威严的必要之举。
其家眷族人,朱由检那来自现代的“人道主义”同情心开始发作。他觉得自己已经拿到了巨额财产,何必再多造杀孽?于是,他展现出“莫大的仁慈”,将这些人全部从宽处理,判了流放、徒刑等,并未株连。
做出这个决定后,朱由检内心甚至涌起一股自我感动,觉得自己在冷酷的古代皇权中,难得地保留下了一丝现代人的宽仁与文明。
然而,他并不知道,正是这一个出于“仁慈”的判决,险些为他和他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招致灭顶之灾,差点让国祚提前终结。那些被他饶过一命、流放边陲或罚没为奴的范氏子弟,心中埋下的并非感恩,而是刻骨的仇恨和东山再起的野心。
至于此刻?我们的崇祯皇帝还完全沉浸在自己那“伟大的仁慈”所带来的道德满足感中无法自拔,丝毫未曾察觉自己已然放虎归山,埋下了一颗极其危险的种子。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末改革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