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迅速锁定了正在叛军侧翼苦苦支撑、却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火力的“杂牌救驾军”,以及更远处那面猎猎作响的“卢”字帅旗。
“向前!与京营汇合!接应百姓!”卢象升大吼,指挥着队伍奋力向着雷时声、李重镇他们的方向冲杀过去。
与此同时,正在叛军阵中左冲右突的雷时声、王朴等人,也看到了从皇城杀出的援军以及那面熟悉的旗帜。
“是督师!督师杀出来了!弟兄们!向前杀!接应督师!”雷时声兴奋得哇哇大叫,手中长刀挥舞得更急,奋力向着卢象升的方向靠拢。
而汤若望、詹姆斯、黄道周、刘宗周等人,以及那些勇敢的百姓和学生,看到正规军如潮水般从皇城杀出,并与外围的京营里应外合,原本近乎绝望的士气瞬间被点燃到了顶点!
“王师来了!杀啊!”不知谁喊了一声,这些“杂牌军”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竟也跟着发起了反击。
一时间,战场形成了奇特的景象:皇城内杀出的卢象升部、城外攻入的京营主力、以及自发组成的百姓义军,三股力量从不同方向,同时挤压、切割着陷入混乱的叛军大队。
刀剑碰撞声、火铳轰鸣声、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北京内城。叛军虽然人数仍占优势,但在三面夹击、首尾难顾的困境下,指挥体系彻底失灵,各自为战,败局已定。
卢象升终于率部与雷时声、王朴等将领成功会师。几位浑身浴血的将领在乱军之中相见,来不及多言,只是重重互击了一下臂甲,一切尽在不言中。
“督师!您没事就好!”雷时声大吼道。
“废话少说!先剿灭叛军!一个不留!”卢象升剑指前方,声音冰冷。
皇宫之围暂解,硝烟却未散尽。卢象升迅速判断着局势。京师之大,叛乱绝不可能仅止于皇城一处!那些重要的府衙、库房、乃至城门要隘,必然也遭到了攻击。
“雷时声!”
“末将在!”
卢象升迅速从怀中取出调兵虎符,郑重交到雷时声手中:“持我兵符,火速前往京营驻地!传我将令:除必要守营兵力外,其余各部即刻按预定平乱方略,分头出击!封锁京师九门,镇压城内所有叛军,收复各处遭袭府衙!凡遇抵抗,格杀勿论!”
“得令!”雷时声紧紧握住虎符,转身便带着一队亲兵,跨上战马。冲向京营驻地。
安排完援军调度,卢象升毫不迟疑,翻身上马,对着身后经历了一番血战却士气正旺的将士们吼道:
“将士们!逆贼祸乱京师,攻我衙署,掠我府库,罪不容诛!随本督来!荡平群丑,肃清京畿!”
他没有选择回宫守护皇帝,而是毅然决然地率领着现有的兵力,如同救火队般扑向城中那些仍在冒起黑烟、传来喊杀声的方向。
这支刚刚经历了皇城血战的精锐,此刻化为了最为锋利的扫帚,开始有条不紊地清扫京师的污秽。他们首先扑向距离最近的户部、工部衙门,击溃了正在试图纵火抢劫的叛军散兵游勇;随即又支援正在苦战的五城兵马司巡城官兵,稳定街巷秩序;接着马不停蹄地冲向传来激烈交战声的京仓和火药局——这些战略要地绝不容有失!
卢象升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守军便士气大振,而叛军则闻风丧胆。他不仅仅是在武力清剿,更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仍在惶惑不安的官员和百姓:朝廷的主力仍在,秩序正在恢复!
与此同时,得到兵符和军令的雷时声已然驰入五城兵马司以及还未出击的京营驻地。留守的将领见到虎符,听到卢象升的明确指令,再无迟疑,军营中顿时鼓号齐鸣,一队队早已准备就绪的京营官兵如开闸洪水般涌出营门,按照既定计划,分头奔赴各自的任务区域。
原本在城中各自为战、苦苦支撑的零星官军,忽然发现强大的援军从天而降,顿时有了主心骨。而叛军则惊恐地发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混乱的抵抗,而是有组织、有层次的反扑!
京师的混乱,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迅速压制。卢象升的果断决策和京营的高效出动,终于将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叛乱,强行纳入了剿灭的轨道。
就在卢象升率军于城内四处扑火、京师局势渐趋稳定之际,京城外围,一幕更为震撼的景象悄然上演。
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无声的潮水,从四面八方的官道、田埂汇聚而来,最终停滞在北京城高大的外墙之下。他们并非叛军,而是来自京畿各地、曾被朱由检安置的流民以及军屯的官兵。他们大多衣衫朴素,手持锄头、草叉、简陋的刀枪,甚至只是木棍,脸上带着长途奔波的尘土与疲惫,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们没有试图涌入这座刚刚经历创伤的巨城,而是极其默契地、沉默地将京师各处外城门隐隐围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肉藩篱。
当卢象升闻讯率一部精锐赶到一处城门时,看到的正是这般景象:数以万计的百姓和军屯兵安静地伫立在城外,秩序井然,与城内之前的混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看到卢象升的旗号,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