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定睛一看,落款处赫然写着——参将郑芝龙。
他不由得好奇起来,拿起这份“别具一格”的奏报,只见上面写道:
“那个……皇上万岁爷陛下:
臣郑芝龙磕头了!
禀报皇上!您老人家圣明!派臣去掏皇太极那老小子的腚眼,这事儿臣给您办得妥妥的!哈哈!
臣带着咱们大明和朝鲜的好汉们,乘着大船,把他那盛京周边搅了个底朝天!烧了他好些粮仓,抢了他不少……呃,是缴获了不少财物!最重要的是,您猜怎么着?臣顺道儿把咱们被鞑子祸害的辽东老乡都给救出来了!粗粗算下来,得有五六万人!乌泱泱的全给运回来了!皇太极那厮差点没气死,屁颠屁颠就跑回来找臣算账,可惜臣完事儿就扯呼啦!
这回可真是痛快!比在海上劫……呃,比以往任何一仗都痛快!皇上您给的官、给的炮、给的银子,真带劲!以后有这等好事,还叫上臣!
就是这写字的活儿真比打仗还累人,憋了臣一脑门子汗。就写到这儿吧,总之没给您丢脸!
臣,郑芝龙,再磕头!
崇祯九年 八月 大概二十几?忘了,反正是快九月了”
朱由检看着这封通篇大白话、毫无规矩却又洋溢着蓬勃生气和巨大功绩的奏报,先是愕然,随即忍不住摇头失笑,最后竟畅快地大笑出声。
“这个郑芝龙……哈哈……真是个妙人!朕喜欢!”
盛京皇宫。
皇太极端坐于御座之上,眼中翻涌着怒火与杀意。殿内文武大臣皆屏息垂首,无人敢在这时触怒这位刚刚经历奇耻大辱的皇帝。
他亲率大军从锦州城下急匆匆赶回,不顾人马疲惫,直奔郑芝龙肆虐的沿海地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将那个胆大包天、掘他大清根基的海盗头子千刀万剐,生吞活剥!唯有如此,方能稍解心头之恨,重振大清的威严。
然而,当他满腔怒火地赶到情报所指的港湾时,看到的却是一片空旷的海面和一些仍在冒烟的废墟残骸。那个该死的郑芝龙,就像预先知道了一般,在他大军抵达的前一刻,溜了!
这还没完。就在皇太极望着空荡荡的海面,气得几乎要吐血之时,有哨探惊慌来报——远方海平面上,出现了大片帆影!
只见郑芝龙那支庞大的混合舰队,并没有远遁,反而去而复返!它们就在距离海岸线不远不近、恰好在清军绝大多数远程武器射程之外的安全距离上,嚣张无比地排成壮观的纵队,来来回回、慢条斯理地巡航了好几趟!
那高大如楼的舰身,密如森林的桅杆,以及阳光下闪烁的炮口,清晰可见。它们仿佛不是在逃跑,而是在进行一场盛大而无声的阅兵示威,故意开到他皇太极的眼皮子底下,耀武扬威!
甚至隐约还能看到,一些明军水手站在船舷边,对着岸上指指点点,那姿态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弄与轻蔑。
“郑——芝——龙!”
皇太极死死攥着马鞭,望着海面上那支悠然自得的舰队,胸口剧烈起伏,一股腥甜再次涌上喉头。这种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对方还回头朝你吐口水的极致羞辱,让他几乎要疯狂。
他空有数万精锐铁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在海上肆意挑衅,无可奈何!这种强烈的无力感和愤怒,几乎将他吞噬。郑芝龙这一手,简直是将他大清皇帝的脸面踩在脚下,还反复碾了几碾!
皇太极伫立在凛冽的海风中,死死盯着远方海平面上那支依旧在悠然游弋、仿佛进行胜利阅兵般的明军舰队。郑芝龙的旗帜在视线尽头隐约可见,如同一个刻骨的嘲讽。他紧握的双拳因极度用力而微微颤抖,但脸上那暴怒到极致的赤红却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怕的冷静。
前所未有的羞辱感,正在侵蚀着他的骄傲,但更深切的,是一种源自战略层面的、令人脊背发凉的危机感。他,皇太极,大清的皇帝,统领着天下最精锐的八旗铁骑,横扫辽东,威震漠南,却在这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瞎子、聋子、跛子!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群海盗出身的明朝降将,在他视为根本的“龙兴之地”肆意妄为,烧杀抢掠,最后还能在他眼前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而他自己却连碰都碰不到对方一根毫毛!
“呼……”他长长地、沉重地吐出一口浊气,目光从遥远的海平面收回。
这一刻,所有的愤怒和不甘,最终都凝聚成了一个冰冷而坚定的信念——此仇必报,此短板,必须补齐!而且,要做得比南朝的皇帝更好!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身后那些同样面带屈辱和不甘的贝勒大臣们:“今日之耻,朕,刻骨铭心。”
他抬手指向那片吞噬了他威严的无边海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大清,绝不能永远只是陆地上的猛虎!朱由检能有的,朕要有!朱由检没有的,朕也要有!”
他的思维彻底跳出了原有的框架,一个宏大的蓝图在他脑海中迅速勾勒:“从今日起,我大清也要造战船!买船!不是那种只能在江河里打转的小舟,是真正的海船!要更大,更多,更强!要组建一支规模远超南朝,足以驰骋万里海疆的无敌舰队!”
郑芝龙的这次袭击,用最残酷也最有效的方式,为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战略之窗。皇太极,以及他所创立的大清国,征服的野心从此不再局限于陆地,终于投向了那片更为广阔的海洋。 一个陆上强国向海图强的种子,就在这极致的屈辱与不甘中,被深深地埋下。
喜欢明末改革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末改革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