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的话,让林小鱼那个模糊的想法彻底清晰起来。
夜里,陆沉处理完军务回到房中,灯火下,林小鱼还没睡。她趴在桌上,面前摊着一堆纸,上面画着奇怪的图样,嘴里还小声念叨着什么。
“你在画什么?”陆沉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背后轻轻圈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窝。
“我在想,怎么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林小鱼头也没抬,指着纸上一张学堂样子的草图,“不光是边关,是整个苍梧的百姓。”
她转过头,眸子在烛光下亮亮的:“陆沉,我想办一所学堂,专门教人做饭。不收钱,也不管是谁,只要想学,都能来。”
陆沉的呼吸停顿了一下。
林小鱼越说越来劲:“你想啊,学堂出来的学生,可以先送去军营改善伙食,让士兵们吃饱饭,打仗更有力气。伤兵也能吃的好点,恢复的更快。之后再派人去各地,教老百姓种土豆红薯,把不好吃的东西做的好吃,再教他们怎么存粮食过冬……”
这个大胆又实在的想法,就这么从她嘴里说了出来。
陆沉沉默了很久。他想到的,是这个计划背后的巨大好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能让几十万大军吃饱的后勤,比一支精兵还重要。把这个本事教给老百姓,更是能从根本上稳定天下。
他收紧手臂,把林小鱼抱的更紧,声音低沉有力:“好。你想做,我陪你。”
第二天,陆沉陪着林小鱼,把那份详细的计划书送到了御书房。
新皇萧景睿看着计划书,久久没有说话,眼中满是赞赏。可朝堂上,几个老臣已经忍不住了。
“荒唐!简直是荒唐!”一个礼部老尚书气的胡子都抖了,“厨子是下九流的行当,怎么能开学堂,跟圣人学问放一块儿?国公夫人这么干,把我们朝廷的脸面往哪放?这传出去,不是让天下读书人笑话吗!”
“是啊陛下,这太伤国体了,不行!”
反对的声音一个接一个。
“有什么不行的?”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太子站了出来,他平时很温和,这会儿却很坚定,“我倒觉得,国公夫人这是大好事。圣人说民以食为天。老百姓都饿着肚子,还谈什么礼义廉耻?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国之根本?”
“太子殿下说得对。”田景轩也一瘸一拐的站了出来,他腿脚不好,声音倒是很响,笑嘻嘻的补充道,“各位大人府上的山珍海味,不也是厨子做的?怎么,吃的时候一个劲夸,现在倒嫌弃人家的出身了?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他这话虽然粗,却让几个老臣的脸一下子涨成了猪肝色。
就在两边吵得厉害的时候,龙椅上的皇帝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很有分量。
“都给朕闭嘴。”
皇帝拿起那份计划书,目光越过众人,落在林小鱼身上:“朕准了。不但准了,朕还要亲自给这学堂赐名——天下膳学堂!”
皇帝发了话,再没人敢反对。
为了彻底堵住那些人的嘴,也为了让学堂有真本事,林小鱼亲自出马,开始组建她的导师团队。
她第一个找的,就是京城第一酒楼“一品锅”的大厨,刘一刀。
刘一刀脾气爆,手艺好,是京城厨子里的头一号人物。听说林小鱼请他去做什么学堂的教习,他把那把跟了他三十年的菜刀“哐”一声剁在案板上,刀身嗡嗡响,他连连摇头。
“不去!一个边关来的黄毛丫头,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配老夫去教?老夫的徒弟,哪个不是求着来的!”
林小鱼不生气,微笑着从食盒里端出一碗清汤。
“刘师傅尝尝我这道开水白菜。”
刘一刀斜着眼,本不想理,可那汤清的跟水一样,偏偏一股说不出的鲜香钻进他鼻子里,勾起了他的馋虫。他到底没忍住,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只一口,他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
这汤看着清汤寡水,味道却醇厚无比,无数鲜味在嘴里炸开,最后又变成一种纯粹的鲜美。这是他一辈子追求的厨艺境界。
“这……这汤头……是怎么吊出来的?”他声音都有点抖,看向林小-小鱼的眼神彻底变了。
林小鱼微微一笑:“刘师傅要是肯来膳学堂,咱们可以天天切磋,一起研究。”
刘一刀那张老脸瞬间涨得通红,他看看那碗汤,又看看自己的菜刀,憋了半天,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我去!”
搞定了刘一刀,林小鱼又通过田景轩的关系,请来了退休在家的前御膳房总管李公公。最后,她亲自上门,将一份客座教习的聘书,恭恭敬敬的递到了福慧长公主面前。
当天下膳学堂的导师名单公布时,整个京城都安静了。山长林小鱼,教习是京城第一名厨刘一刀和前御膳房总管李公公,甚至还有福慧长公主做客座教习。
一个民间大厨,一个御膳总管,再加上一个长公主。这组合谁都没想到,但也强大到没人敢再多说一个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