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的图片,像一枚淬毒的冰针,扎进了林薇的眼底。
城东,“漫时光”咖啡馆。那条标志性的、爬满藤蔓的红砖墙。
十分钟前。
苏晴凑过来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猛地捂住嘴,眼睛瞪得滚圆,惊恐地看向林薇。
“他……他真的……”苏晴的声音压得极低,却抖得不成样子,“他真的派人去了?他以为我们在那儿?”
林薇没有说话,只是感觉周身的血液都凉透了。她死死盯着那张照片,试图从中找出任何伪造的痕迹——光线的角度、藤蔓的细微形态、路人模糊的轮廓……
但一切看起来都无比真实。
一种更深的恐惧攫住了她。陈默不仅有能力实时监控她的位置(或者他以为的位置),他甚至能调动人力,去物理确认一个虚假的信息。
这不再是单纯的窥视,这是一种具备行动力的、全方位的掌控。
“我们……我们报警吧薇薇!”苏晴抓住她的胳膊,指尖冰凉。
“报警?”林薇的声音干涩,“说什么?说我丈夫给我发了一张咖啡馆的照片?”她苦涩地摇摇头,“没有证据,警察只会觉得是夫妻吵架。”
而且,她莫名有种直觉,一旦报警,可能会引发她无法预料的、更可怕的后果。陈默的“解释”永远天衣无缝,他只会让所有人,包括警察,都相信是她精神出了问题。
“那怎么办?就这么忍着?”苏晴又急又怕。
“不。”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惧解决不了问题,愤怒也不能。她必须更聪明,更谨慎。“晴晴,帮我个忙。从现在开始,我们的通话,尽量用语音,但内容……要说反话。”
“反话?”
“嗯。如果我说‘今天天气真好’,意思可能就是‘情况很糟’。如果我说‘我想去吃那家甜品’,意思可能就是‘我发现了重要东西,需要见面谈’。”林薇快速地说道,“我们需要一套只有我们懂的密码。”
苏晴愣了几秒,随即重重点头:“我明白了!就跟以前上学传纸条用暗号一样!行,这个我在行!”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的生活陷入了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惊涛骇浪的诡异状态。
她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窝在画架前,假装专注于创作,实则大脑在飞速运转。她不再试图去触碰陈默的公文包或书房,甚至避免在那些可能被“注视”的区域长时间停留。
她开始了一种消极的抵抗——用行为模式,来传递他想看到的信息:一个逐渐安心、不再胡思乱想、重新依赖家庭的妻子。
她会在陈默回家时,给他看自己一天画的画,抱怨一下颜料不好用,或者撒娇说想吃他做的某道菜。她的表演逼真得连自己都快要相信。
陈默似乎很满意她的这种“回归”。他脸上的笑容愈发温和,体贴入微,甚至主动提出周末带她去郊外散心。
林薇笑着答应,心里却冷得像冰。
她的大部分“调查”,转移到了外部,依靠苏晴。
通过那套简陋的“反话”系统,她让苏晴以做城市探店专题为借口,去了几家陈默名下、或与他公司有间接关联的物业和机构。苏晴会用手机拍下大量的环境照片和细节,然后以“分享探店素材”为由,发给林薇“参考”。
林薇则呆在画室里,借着研究“构图和色彩”的名义,一遍遍放大那些照片,寻找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
这个过程缓慢而枯燥,如同大海捞针。她知道自己很可能什么也找不到,但这种主动做点什么的感觉,远比坐以待毙要好。
这天下午,陈默去参加一个行业峰会,据说晚上还有晚宴,会回来得很晚。
林薇收到苏晴发来的一个新压缩包,里面是她今天“探店”的收获——一家位于高新区的、陈默公司参与投资的高级私立医院的内部照片。
林薇一张张地翻看着。大厅、走廊、医疗科室的介绍牌……一切看起来都光洁崭新,充满高科技感,并无特别。
直到她点开一张拍摄于一条僻静走廊的照片。照片一角,虚化背景里,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正推开一扇厚重的金属门,走进另一个区域。门在合拢前的一刹那,门缝里似乎透出里面房间的一角。
林薇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她将那个角落不断放大、再放大。图像因为极限放大而变得模糊不清,但她依稀能看到,门后的房间墙壁,似乎是某种特殊的深色金属材质,墙上嵌着一排她从未在医院见过的、复杂而冰冷的仪器指示灯……
那感觉,不像病房,不像诊室,更不像任何她认知里的医疗空间。
反而……有点像那天夜里,在陈默公文包屏幕上看到的那个金属盒子的风格。
就在这时,家门传来了电子锁开启的“嘀”声。
林薇吓了一跳,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她迅速退出图片浏览,切回绘画软件界面,心脏狂跳。
不是说要很晚才回来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