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尚杂志专访中,记者试探提问:“听说您曾主动联系岑知韫老师寻求合作?”
镜头前的程疏言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语气坦荡:“对,三个月前的事。我发了条私信,请助理转交合作意向书。”
记者愣住:“所以网传录音是真的?”
“真的。”他点头,“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隐瞒的。岑老师是我从小听到大的偶像,能一起做一首歌,是我的荣幸。求合作怎么了?搞创作又不是比谁架子大。”
全场安静两秒,掌声响起。
当晚,#程疏言承认求合作#再度登顶热搜,但这一次,画风彻底变了。
路人纷纷感慨:“别人忙着立人设,他在认真追星。”
“这才是真正的尊重艺术吧,不怕低头,只求共鸣。”
“突然觉得这俩人不像是对手,倒像是一块拼图终于找到了另一半。”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一条粉丝剪辑视频。
标题很简单:《从求合作到共谱一曲》。
画面从程疏言三年前微博转发岑知韫演唱会片段开始,配字:“第一次听《夜航》泪崩。”
接着是他书房里堆满岑知韫专辑的照片,一张张翻过。
然后切换至三个月前那条私信截图,背景音是他低沉的声音:“如果能合作一次,我就算退役也不遗憾。”
最后,是两人共同署名的新歌《溯光》波形图缓缓升起,叠加超话评论热词云——“作品”“共鸣”“和弦”“光”。
结尾一行白字浮现:
> **“他们没撕,他们在写歌。”**
视频发布三小时,播放量破八千万,转发超三百万人次。
B站首页推荐,抖音热榜第一,快手单日推送二十亿次。
话题阅读量单日突破五亿,创下年度纪录。
而此时的程疏言,已关闭所有社交平台。
他坐在家中书房,窗外晨光初透,桌上摊着未完成的乐谱草稿。手机静静躺在一旁,系统提示音轻轻响起:
【检测到情感共鸣值持续上升,当前热度稳定区间:峰值92.7%,趋势:↑】
他抬眸看了一眼,神色平静,仿佛刚才席卷全网的风暴,不过是昨夜一场微雨。
同一时刻,岑知韫在录音棚听完最新编曲版本,摘下耳机。
助理走进来汇报:“超话已完成净化,目前活跃用户中,87%集中在作品讨论区。”
她点点头,声音清淡:“继续专注作品。”
另一边,周默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身后大屏幕上跳动着实时舆情地图。红色警报全部熄灭,蓝色代表正向传播的光点如星河蔓延。
他转身,对助理下令:“准备下一轮材料。”
嘴角微扬,一如猎手看见猎物踏入陷阱前的最后一舞。
而在城市另一端,许燃关掉了微博评论功能。
她背着包走出公寓,背包夹层里静静躺着一枚银质麦克风吊坠,背面刻着一行小字:
**To the star who hears all.**
风吹起她的发丝,她抬头望了眼夜空。
星光璀璨,无声胜有声。
战火未熄,然主导权已牢牢握于掌心。
喜欢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请大家收藏:(m.38xs.com)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