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板子出炉那天,天空飘起了小雪。
李慕白站在窑炉旁,手里拿着刚测完的数据单,脸上沾着灰,鼻尖冻得通红。他正指挥工人把新板装车,准备送往省质检院做预检。
苏婉清走过来,递上一碗姜汤:“别光顾着忙,喝点热的。”
他接过碗,没喝,反而指着其中一块板说:“你看这边缘,有点翘。是不是冷却太快了?”
“你连这个都看得出来?”她叹气,“别人还在为成本发愁,你 already 在挑毛病了。”
“不是挑毛病。”他放下碗,伸手摸了摸那道微翘的边角,“是想让它更好。一块板救一车果,一车果养活几十户人。差一点,可能就全砸了。”
她说不出话,默默掏出本子记下问题。
老支书拄着拐杖走到窑口,望着腾起的青烟,喃喃道:“这火,烧的是土,暖的是心啊。”
李慕白回头看了他一眼,正要说话,忽然发现窑尾的一块新板在升温过程中出现了细微裂纹。
他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手指沿着裂缝轻轻滑动。
“这批泥料……水分没控好。”他低声说,“得加一道晾晒工序,不然批量用上去,路上一震就裂。”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对旁边工人喊:“通知窑工,接下来每批泥胚必须晾足十二小时!少一分钟都不行!”
工人应声跑去传达。
雪越下越大,落在新出炉的保温板上,瞬间化成一缕白气。
李慕白站在窑炉旁,盯着下一批即将入炉的模具,眉头没松开。
这时,苏婉清走过来,把手里的核算表递给他:“我把包装减了半斤重量,运费能省三块二一箱。”
他接过一看,抬头笑道:“你这是跟我打配合呢?”
“不然呢?”她瞪他一眼,“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操心到秃头。”
他哈哈一笑,正要回嘴,远处传来王铁柱的大嗓门:“最后一车装好了!随时可以发!”
李慕白点点头,转身朝运输队走去。
路过窑口时,他停下脚步,抓了一把刚筛好的芦苇灰,在掌心搓了搓。
“这灰……”他忽然眯起眼,“是不是比上次细?”
他弯腰捡起一块废料残片,对着光看了看内部孔隙。
“不对。”他声音低了下来,“孔太密,会影响热传导速度。得调整灰土比例……”
他掏出铅笔,蹲在地上,就着雪地边缘的水泥台开始画新的配比图。
苏婉清走过来,看见他冻得发僵的手指还在写写画画,忍不住说:“你就不能等回屋再算?”
“等不了。”他头也不抬,“这批板要是出了问题,下个月的订单就得黄。”
他写完最后一行数字,吹了吹纸上的灰,递给旁边的学徒:“照这个比例,重新调三筐泥料,单独烧一窑试试。”
学徒接过纸条,转身跑向配料间。
李慕白站起身,拍掉膝盖上的雪屑,正要继续检查装车情况,忽然听见窑工喊了一声:“李同志!第三炉升温过快,要不要压火?”
他猛地抬头,望向窑口冒出的浓烟。
那烟的颜色偏黑,升得急,显然是内部燃烧不均。
“别压!”他拔腿就往窑门跑,“开侧通风口!快!”
喜欢重生1998之乡村风云请大家收藏:(m.38xs.com)重生1998之乡村风云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