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盒里的稻穗还在发光,那光像是从骨头里渗出来的,不刺眼,却让人心里发毛。李慕白盯着它看了三秒,忽然觉得指尖一烫,盒子“啪”地弹开了条缝。
“又来?”他皱眉,伸手去合盖子。
就在触碰到盒沿的瞬间,整个垂直农场猛地一震,头顶的灯闪了两下,监控屏幕全黑了。王铁柱正端着一碗泡面从门外冲进来,脚下一滑差点跪地上,手里的碗飞出去半米远,汤泼了一地。
“我靠!地震了?”
“不是。”李慕白盯着灵田中央——那里原本平整的地面,裂开了一道细得像头发丝的口子,幽幽泛着青光,“是它自己要开。”
王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油星:“上次你被传送到派出所,这次该不会直接送火星吧?要不咱拿水泥糊上?”
“糊得住吗?”李慕白笑了,“这玩意儿要是想关,咱们焊死门都没用;它要是想开,你拿坦克压着也挡不住。”
话音刚落,那裂缝“咔”地一声扩大,像被人从里面撕开的纸,一股风从底下往上涌,带着点陈年木头和旧书页的味道。
王铁柱往后退了半步:“这味儿……咋跟村东头老祠堂一个样?”
“说明里面住的不是妖怪。”李慕白把密封盒塞进怀里,“是文化人。”
“你要进去?!”王铁柱一把拽住他胳膊,“昨儿才刚打完外星人特工队,今儿又要探古墓?你当自己是评书里的杨家将啊,七郎八虎轮着上?”
“我没得选。”李慕白拍开他的手,“你看那缝,它冲我招手呢。”
“啥?”
“不信你瞅。”他指了指裂缝边缘,一道微弱的光流正绕着圈打转,形状像极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请”字。
王铁柱瞪大眼:“谁写的?郑和?”
“估计是他孙子。”李慕白活动了下手腕,“你记好,三分钟,我要没回来,就把总闸拉了,然后去找苏婉清,让她炖锅酸菜粉条等我。”
“那你可得快点,她今早说粉条泡发了,再泡就成糊了。”
李慕白深吸一口气,抬脚跨进了裂缝。
一瞬间,身子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上下左右全是劲儿。他咬牙挺着,耳边嗡嗡响,眼前闪过一堆乱七八糟的画面:晒谷场、拖拉机、小学教室的黑板……还有他自己,穿着补丁裤衩,在田里拔草。
“1976年2月,我从未来回来的。”他念叨着,声音在虚空里撞来撞去,“我不是本地人,我是穿越来的。”
这话一出口,四周的混乱突然安静了一瞬。
紧接着,脚下有了实感。
他睁开眼,站的地方是一间木结构的楼阁,四面没墙,只有层层叠叠的书架悬在空中,每层都摆满了泛黄的册子。屋顶是透明的,能看到外面漆黑的宇宙,星星一眨一眨,像谁在远处打着信号灯。
正前方挂着一块牌匾,刻着四个大字:天舟文渊阁。
檐角挂着几个小船模型,船身雕着龙纹,帆布上还写着“大明宝船”。
“好家伙。”李慕白咧嘴,“出差出到明朝舰队总部来了。”
他往前走了两步,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忽然,一本放在高处的书自己飘了下来,封面金光一闪,上面三个字亮了起来:《坤舆农经》。
他伸手接住,翻开第一页,一行字浮在纸上:
“跨时空种植术,非智勇兼备者不可承。”
“哟,门槛还挺高。”他翻了个白眼,“那您倒是写清楚,智勇兼备的标准是啥?会背乘法表加能跑三千米?”
话音未落,书页自动往后翻,一幅地图模样的图浮现出来,标注着山川河流,中间画着一片田,田上写着“灵田本源”。
接着,一段文字缓缓显现:
“天地有灵田,代代选传承。癸巳年春,赤子归乡,持心火而来,可启古今之桥。”
李慕白愣住了。
“癸巳年……1976年?”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粗布鞋,又摸了摸胸口的密封盒,心跳快了两拍。
“合着我不是偶然重生的?是你们提前约好的?”
书页轻轻颤动,像是在点头。
他继续往下看,发现后面详细记载了一套耕作法:如何引星辉入土、借月华催芽、以人心温养种子。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
“若见执书人目光清澈、心系苍生,则速启归途之门,勿误时机。”
刚读完,整座楼阁猛地一抖,地板“轰”地裂开,一道金光从下方冲上来,照得人睁不开眼。
李慕白赶紧把书抱紧,往后退了两步。还没站稳,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喊:
“李慕白!你等等!”
他回头一看,苏婉清正从裂缝口跌进来,手里还攥着个饭盒。
“你怎么来了?!”他冲过去一把捞住她手腕,差点没拽住。
“你走得太急!”她喘着气,“我看监控断了,又看见你往裂缝里跳,我就……跟着跳了。”
“你疯了吧!这儿可不是村口晒谷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