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映照他的面容,刹那间,幻影浮动:年轻时的他站在国子监讲堂之上,面对满堂学子,执笔写下八个大字——
食者,心之镜也。
雨滴顺着谢云章的鬓角滑落,浸湿了衣领,也浸透了他十年来筑起的高墙。
他立于高台边缘,脚下是百姓无声举灯的星河,头顶是朝廷威严崩塌的残影。
手中那面象征“正味统御”的令旗忽然自燃,心红之火静静蔓延,不灼人,却烧穿了他眼底最后一丝执念。
火焰映出幻影——年轻的他站在国子监讲堂之上,笔锋遒劲,写下八个大字:“食者,心之镜也。”那时他还相信,规矩能教化万民,制度可匡正百味;他以为禁的是乱灶,实则压的是人心。
可眼前这万千灯火,不是叛逆的烽烟,而是沉默的呐喊。
它们不争不抢,只是亮着,便让钦差失语、梁熄火癫狂、他自己……无地自容。
他的目光越过人群,穿过雨幕,落在江南深处那一隅小院。
青瓦低檐下,苏晏清倚门而立,眉目如旧,静若春水。
萧决撑伞立于她身侧,玄色披风被雨水打沉,却依旧挺拔如松。
两人并未言语,亦未抬头望向高台,仿佛这场惊动朝野的焚灶之刑,不过是雨中一段插曲。
可谢云章知道,这一切皆因她而起。
是他亲手推行膳统令,以“正天下口味”为名,行钳制之实;也是她,在十年间悄然织网,用一碗粥、一纸契、一场灶祭,唤醒了早已被规训麻木的民心。
她从未登台言政,却以食为引,牵动万民之心——这才是真正的“统味”。
他喉头微动,想唤她的名字,又觉荒唐。
他们曾是同窗,共研《素心记》中的治世之道,如今却走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端。
他曾笑她太过理想,说“人间烟火岂能治国”,可今日看来,真正不懂“食政”的,竟是他自己。
雨声渐密,谢云章终于缓缓跪了下来。
不是向钦差,不是向百姓,而是向着那口堆叠如山的黑镬残骸,将手中燃烧的令旗深深插入泥中。
火光在他指间熄灭,只余一缕青烟,在雨中挣扎片刻,终归消散。
“火,不该在台上,该在灶里。”他低声说,像是对自己交代,又像对过往忏悔。
三日后,圣旨急降:暂停“补录令”,彻查膳统司十年执法过当之举;梁熄火革职押解,交由玄镜司问罪;钦差灰头土脸返京,再未提“立威”二字。
谢云章称病归府,闭门谢客。
满城传言他疯了,也有人说他终于醒了。
而火引娘率众熔铸三百口黑镬残片,炼成一口巨锅,立于村口。
新锅黝黑厚重,锅底刻八字:“火不归令,归心所选。”字迹朴拙,却力透铁骨。
苏晏清前来观礼,指尖轻抚锅沿,触到的是千家万户藏匿十年的纸芯、碎陶、老灶灰。
她闭目片刻,低声道:“老师,您终于……放下了。”
远处山道上,一个孤影独行而去。
谢云章披着旧袍,背影萧索,手中却捧着一只粗陶碗,碗中盛着一碗素心粥——米粒熬得绵软,香气清淡,是他生平第一次,不为礼仪、不为考核、不为任何人,只为自己而煮。
雨歇三日,江南村落仍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寂静。
喜欢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请大家收藏:(m.38xs.com)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