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壤渊外的风卷着细雪灌进领口,萧决的睫毛结了层白霜,却仍不敢放缓脚步。
他背后的包袱里,小铜锅撞着苏晏清的背,每一下颠簸都像撞在他心口——她昏迷七日,体温始终凉得像块浸了雪水的玉,偏生怀里还揣着那半块染血的纸,墨迹早被体温洇开,倒像是她的血渗进了每道笔画里。
萧大人!清灶吏的喊声响在身后,带着风哨的裂响。
萧决转头,就见百来号村民挤在风雪里,李阿婆的铜釜用布裹着贴在胸口,王寡妇的陶锅绑在腰间,连最挑食的味启童都捧着半块烤糊的红薯,冻红的手背上还沾着灶灰。前边有村子!清灶吏抬手比划,粗布袖口结了冰碴,可...没烟。
萧决的脚步猛地顿住。
他记得三天前路过的张家庄,晨炊时能看见二十几缕烟扭着往天上钻,像群急着报信的孩子;他也记得苏晏清说过,炊烟是灶火的魂,魂散了,火就成了没根的野鬼。
可此刻映进眼底的,是片死寂的灰——土坯房的烟囱全张着黑洞洞的嘴,石磨上积着半尺厚的雪,连狗吠都没有。
娘,饭熟了。
细细的童声从村口传来。
萧决顺着声音望过去,三个孩童正围着半塌的泥灶,最小的那个捧着块黑黢黢的石头,雪水从石缝里滴下来,在冻硬的地上砸出小坑。您尝口,可甜了。女孩把石头往空碗里一放,碗底的冰碴子硌得叮当响,等苏娘子来了,就能煮真饭了,对吧?
萧决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七天前草庐外那片炊烟凝成的云,想起苏晏清睫毛颤动时,张婶抹着泪说苏娘子熬的粥,能把冻硬的肠子焐软。
可现在这些孩子连假模假样的都煮不出来,只能用雪水烫石头骗自己——他们等的哪里是苏晏清?
是口能冒热气的锅,是双愿意为他们添把柴的手。
阿姊!
哑女地脉童的身影突然从断墙后扑出来,她发辫上的红绳早被风雪浸成了粉色,小手死死攥住苏晏清的衣角,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
萧决弯腰,看见她掌心的冻土裂开条细缝,里面有极微弱的震颤,像只快死的蛐蛐在蹬腿。地火...地脉童仰头,眼睛亮得惊人,她虽不能言,可萧决读懂了她眼底的恐慌——那是他审过的死囚在刑前才有的,对灭顶之灾的预知。
莫急。
苍老的声音从灶屋传来。
雪炊妪扶着门框站起,满眼蒙着块灰布,枯瘦的手摸索着捧来半块焦饼。
她走近时,萧决闻到股极淡的糊香,混着陈年老灶的烟火气,像极了苏晏清第一次给他煮的阳春面,锅边焦了点的那种。这是五十年前,我家那口子最后烧的饼。雪炊妪的手触到苏晏清的脸,突然抖了抖,你身上...有火的味道。她把焦饼塞进苏晏清掌心,指甲在饼底刮了下,可你的心,快烧没了。
萧决这才注意到焦饼裂口里露出半页纸角,墨迹被烤得发脆,隐约能看见灶母遗训四个字。
他刚要细看,苏晏清的指尖突然动了动,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拨弄她的神经。
她睫毛剧烈颤动,唇角溢出点血丝,喉咙里发出含混的呜咽——那是他在刑讯室听过的,犯人被灌下蚀骨散时的声音,可她明明连痛觉都该失了。
她在疼。雪炊妪的盲布被风掀起道缝,露出底下浑浊的眼,她吞过七城怨气,拿身子当坛,装过万民的苦。
那些苦没处去,就啃她的魂。
哗啦——
崖顶突然传来冰裂般的脆响。
萧决抬头,就见陈照雪立在风雪里,白衣被吹得猎猎作响,掌心的寒霜印泛着幽蓝的光,像块冻了千年的水晶。苏晏清,你点燃人心,可曾问过大地疼不疼?她的声音裹着寒气直往人骨头里钻,二十年前,那些老匹夫为炼长生膳,活焚了十二位祭官,抽他们至情之味当引子。
如今你再燃灶火,不过是把新的祭官推进火坑!
萧决的手按上腰间的玄铁剑。
他认得陈照雪掌中的寒霜印——那是玄镜司秘典里记载的断脉印,能封地脉、冻生机。
可不等他拔剑,陈照雪已挥手击出一道寒芒。
百里外的冻土地裂开三寸,地脉童掌心的震颤骤然剧烈,冻土碎成渣子簌簌往下掉。
苏晏清在他背上猛然抽搐。
萧决慌忙托住她后颈,就见她原本闭着的眼突然睁开,瞳孔里没有焦距,却亮得惊人,像两团快烧尽的炭。
她的手指抠进他肩甲,力气大得反常,嘶哑着开口:地...灶...龙脊...
萧决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黑壤渊底。
那里的土黑得像浸过血,苏晏清踉跄着挣脱他的手,跪下去用指腹划地。
她的指甲裂了,渗出的血在雪地上画出歪歪扭扭的纹路——是幅图,龙形的,龙脊处有道极深的断痕。不是断...她咳了口血,血珠溅在图上,是被斩。
阿清!萧决去扶她,却被她反手攥住手腕。
她的手冷得像冰,可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像是有团火要从皮肤里烧出来。铁锅。她望着他背后的小铜锅,嘴角扯出个极淡的笑,扣在渊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