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陆知行用走廊尽头水房那扎手的凉水胡乱抹了把脸,算是醒了盹儿。他看着镜子里那个穿着深蓝色中山装——这是小李昨天不知从哪儿踅摸来的——的自己,感觉有点陌生,可也多了点融入这块土地的踏实感。
在饭店餐厅跟陈怀瑾一块儿喝了碗能数清米粒的小米粥,啃了个拉嗓子的窝头,小李就开车送他去第六研究所报到了。
研究所搁在西郊,越开越荒凉。大门不起眼,就俩水泥墩子架着个锈了吧唧的大铁门,门口站着持枪的兵,脸绷得紧紧的。小李拿出介绍信和证件,又登记又检查,折腾一通,车才给放进去。
里头地儿不小,可房子多是矮趴趴的苏式红砖楼,墙上枯黄的爬山虎都没人清理,看着就朴实,甚至有点破败。院里停着几辆老解放卡车和吉普,穿着蓝的灰的工装的人们走路都带风,整个院子透着一股闷头干活儿的实在劲儿。
小李引着他进了栋三层小楼,找到了人事科。
办公室光线暗沉,一股子劣质墨水、浆糊和陈年纸张混一块的味儿。一个戴着深蓝袖套、脸上没啥笑模样的女干部,从老木头办公桌后头抬起头。她接过陆知行的护照、学历证明,一页一页翻得仔细,尤其看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那几行洋文时,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好像那不是啥荣誉,倒像个需要特别留神的标签。
“陆知行同志,”她终于开口,声儿平得跟拉直了的线一样,“按照相关政策,和你海外经历的初步审查意见,组织上决定把你分配到第七研究室,从事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辅助研究和资料翻译工作。这是对你很好的锻炼和考验。”她特意把“辅助”和“考验”俩词咬得重了些。
陆知行心里明白,这是意料之中的。自己顶着个名校博士的名头,又太年轻,还是从外边回来的,不可能一来就让你挑大梁。
“我服从组织分配。”他脸色平静。
女干部点点头,开始填写分配单据。正写着,门“哐当”一声被推开,一个高大身影带着风就进来了。这人约莫四十多岁,穿着半旧的蓝工装,方脸盘,眉头拧着个疙瘩,眼神跟探照灯似的,扫过屋里,最后定在陆知行和他那身新中山装上,话头顿住了。
“周副所长,”女干部赶紧站起来,脸上恭敬了不少,“您来得正好。这位是新分配来的陆知行同志,麻省理工的博士,刚回国。分到七室。”
周维雄副所长那目光,跟小刀子似的,在陆知行身上从头到脚刮了一遍,里头没半点欢迎,全是打量和…隔阂。
“哦?麻省理工的博士?”周维雄声如洪钟,带着股浓重的东北腔,说不清是疑问还是感叹,“洋博士啊,这名头可够响亮的。”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介绍信,粗略扫了眼,又撂下,目光重新钉在陆知行脸上,话里带着刺儿:“咱们这庙小,条件你也瞅见了,跟美国没法比。这儿不兴耍嘴皮子,要的是能撸起袖子、手上见真章的人。书本上的玩意儿再花哨,变不成实打实的成果,也是白搭!”
这话像锤子,砸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小李脸上有点挂不住,女干部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
陆知行能清清楚楚感觉到那股子不信任和排斥。他吸了口气,不躲不闪地迎着周维雄的目光,平静地回话:“周副所长,我回来,就是为了一头扎进实际工作里。理论知识是不是白搭,得靠实践来检验。我愿意接受任何检验。”
周维雄似乎没料到他这么直接,愣了一下,嘴角扯了扯,不知是笑还是啥。
“行,有志气。”他摆摆手,语气还是没啥温度,“那就去七室报到吧。老王会给你安排具体活儿。希望你手上的功夫,跟你嘴皮子一样利索。”
说完,他不再看陆知行,扭头跟王科长接着扯之前示波器的事儿,好像陆知行这人压根不存在。
陆知行没再说啥,默默拿起王科长开好的报到单,对小李点点头,俩人一块儿出了人事科。
走到行政楼外头,早春的太阳照在身上,却驱不散那股子无形的压力。陆知行知道,他这归国后的日子,打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顺当。这位周维雄副所长,恐怕是他要闯的第一个,也是最难闯的一个关口。
喜欢重生之科技王冠请大家收藏:(m.38xs.com)重生之科技王冠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