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素来最厌恶这些事,可自从昨夜见鬼,心里总疑疑惑惑的,如今听大了这么说,那股子厌恶竟消了一半,心里有了三分信意,便问道:“这散花菩萨是谁?怎么就能避邪除鬼?” 大了见她有了兴致,便说道:“奶奶今日问我,我就细细告诉奶奶。这散花菩萨来历不浅,道行高深。她生在西天大树国,父母以打柴为生,生下菩萨时,她头长三角,眼横四目,身长三尺,两手拖地。父母以为是妖精,就把她弃在冰山之后。谁知山上有个得道的老猢狲出来觅食,看见菩萨顶上白气冲天,虎狼都远远避开,知道她来历非凡,便抱回洞中抚养。这菩萨天生聪慧,还会谈禅,天天和老猢狲参禅悟道,说得天花乱坠。过了一千年,她就飞升了,至今山上还能看见她谈经的地方天花散漫,所求必灵,时常显圣救人。因此世人盖了庙,塑了像供奉她。”
凤姐道:“这有什么凭据?” 大了道:“奶奶又较真了,佛爷哪需要什么凭据?就算是撒谎,也哄不了这么多人,古往今来多少明白人都信她。奶奶想想,佛家香火历来不绝,就是因为能祝国祝民,有灵验才有人信服。” 凤姐听着觉得有理,便道:“既这么着,我明儿去试试,你们庙里有签吗?我去求一签,我心里的事签上能批出来吗?能批出来我从此就信了。” 大了道:“我们的签最灵了,明儿奶奶去求就知道了。” 贾母道:“既这样,索性等后日初一你再去求。” 说着,大了吃了茶,到王夫人各房请了安,就回去了。
凤姐强撑着精神,到了初一清早,让人预备了车马,带着平儿和许多奴仆来到散花寺。大了带着众姑子出来迎接,献过茶后,凤姐洗手焚香,她也无心瞻仰圣像,只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把昨夜见鬼和身体不安的事祝告了一番,才摇了三下,只听 “唰” 的一声,一支签从筒中跳了出来。她叩头拾起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第三十三签,上上大吉”。大了连忙查签簿,念道:“王熙凤衣锦还乡。”
凤姐一见这几个字,吓得心里咯噔一下,惊问道:“古人也有叫王熙凤的?” 大了笑道:“奶奶通今博古,难道汉朝王熙凤求官的事也不记得了?” 周瑞家的在旁笑道:“前年李先儿还说过这一段书,我们还告诉他,别重着奶奶的名字呢。” 凤姐笑道:“可不是,我倒忘了。” 说着又瞧签上的诗:“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行人至,音信迟,讼宜和,婚再议。” 她看了也不甚明白。
大了道:“奶奶大喜,这签巧得很,奶奶自幼在这里长大,从没回南京,如今老爷放了外任,或许接家眷时顺便还家,这不就是‘衣锦还乡’吗?” 一面说一面抄了签经交给丫头。凤姐半信半疑,大了摆了斋来,她只动了动筷子就放下了,给了香银就要走,大了苦留不住,只得让她走了。
凤姐回到家,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人,说起求签的事,让人一解,大家都欢喜非常,都说:“或许老爷真有这个心思,咱们回南京走一趟也好。” 凤姐见人人都这么说,也就信了,这里不再细说。
却说宝玉这一日正睡午觉,醒来不见宝钗,正要问,只见宝钗进来了。宝玉问道:“你去哪儿了,半天不见。” 宝钗笑道:“我去给凤姐姐瞧签了。” 宝玉连忙问签上怎么说,宝钗把签帖念了一遍,又道:“家里人人都说好,可我看‘衣锦还乡’四个字里头,恐怕还有别的缘故,以后再瞧吧。” 宝玉道:“你又多疑了,妄解圣意,‘衣锦还乡’从古至今都是好话,你偏生看出缘故来,依你说还有什么别的解释?” 宝钗正要解说,只见王夫人那边打发丫头过来请二奶奶,宝钗立刻起身过去。
未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梦白话文版请大家收藏:(m.38xs.com)红楼梦白话文版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