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规模不大,但意义极其恶劣。这是朱宸瑄上任以来,首次遭遇外敌入侵,并且造成了损失。
消息传回蓟州,舆论哗然。孙承宗一党趁机大肆宣扬:“看吧!我就说年轻人不堪大任!整日忙于内斗,疏于边防,致使虏寇猖獗,损兵折将!”
监军太监李永也阴阳怪气地向京城密奏,称“朱督帅锐意革新,然或过于急切,致边备稍有松弛,酿此小祸”。
军饷贪墨、军户逃亡、边衅失利……一连串的事端,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接踵而至。朝中弹劾朱宸瑄“年少轻狂、举措失当、致边关不宁”的奏章,也开始悄然增多。虽然皇帝暂时留中不发,但压力已然形成。
面对这内外交攻的困局,年轻的朱宸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可以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却难以完全防备这来自阴影处的冷箭和内部的掣肘。
“母亲,他们欺人太甚!”行辕书房内,朱宸瑄眉宇间凝聚着怒意与一丝疲惫,“尤其是那些污蔑您的流言,孩儿恨不能……”
“瑄儿,”沈清漪打断他,神色依旧平静,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寒芒,“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们此举,正说明他们已技穷,只能使用这等下作手段。你若动怒,便正中其下怀。”
她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在夜风中摇曳的树木,缓缓道:“流言如风,堵不如疏。你立刻以你的名义,上书陛下,不必辩解往事,只陈情母亲这些年在江南如何清苦自持、教导于你,以及如今在蓟州如何抚恤军民、调和官民。同时,请陛下准许,在蓟州择地修建一座‘贞节牌坊’,旌表母亲抚育皇子、为国教子之功。”
朱宸瑄一愣,随即恍然。这是以退为进,用官方认可的“贞节”、“教子”正面形象,去对抗那些模糊的“狐媚”污名,将皇帝的恩宠和自身的功绩作为最有力的反击!
“至于军饷案,”沈清漪继续分析,“线索虽断在永平,但能做下如此大手笔,蓟州内部必有高位接应。你明面上继续追查那小吏,暗地里,让顾先生派可靠之人,盯紧孙承宗及其亲信的家眷、账房,尤其是近日有无异常银钱往来或人员变动。”
“军户逃亡之事,你立刻张贴安民告示,宣布逃亡者若能限期返回,一概不予追究,并严惩煽动逃亡之主谋。同时,秘密派人入山,寻访逃亡军户,许以重赏,撬开他们的嘴,拿到是被胁迫的证据。”
“至于边衅,”沈清漪目光一冷,“这是最恶毒的一招,意在否定你的军事能力。你需亲自巡视喜峰口,加固防务,表彰有功将士,严惩失职之人。更重要的是,要设法抓到一两个活口,查明这股‘马贼’的真正来历和受谁指使!只要拿到实证,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沈清漪的条分缕析,如同利剑,瞬间劈开了迷雾。朱宸瑄心中豁然开朗,斗志重新燃起。
“母亲放心,孩儿知道该如何做了!”
接下来的日子,朱宸瑄一面按照母亲的指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上书陈情,安抚军户,加固边备,暗中侦查。另一面,他并未因流言蜚语而束手束脚,反而更加雷厉风行地推进新政,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定力。
暗夜之中,顾慎行派出的精干人手,如同幽灵般潜行,紧盯着孙承宗等人的一举一动;而朱宸瑄亲自训练的一支夜不收小队,也悄然越边,追寻着那股神秘马贼的踪迹。
蓟辽的夏夜,闷热中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旧怨与新敌编织的罗网已然张开,但网中的猎物,却并非束手就擒的羔羊,而是磨利了爪牙,准备反戈一击的猛虎。这场围绕权力与名誉的暗战,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中盘。
喜欢明朝女官沈清漪请大家收藏:(m.38xs.com)明朝女官沈清漪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