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的创伤在春日暖阳下缓慢愈合,北疆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救灾过程中暴露的吏治问题,按照沈清漪“烹鲜之道”的指点,朱宸瑄以雷霆手段处置了几个首恶元凶,又以怀柔策略安抚、震慑了大多数观望摇摆的官员,官场风气为之一肃。而在这场天灾人祸的考验后,苏雪凝愈发认识到,建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可追溯的商业体系,对于北疆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她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维系着胡汉命脉,却也潜藏风险的边境贸易线。
春寒料峭,镇北王府的书房内却暖意融融。苏雪凝并未坐在惯常的位置上,而是立于一张新绘制的北疆边境详图前,图上用朱笔清晰地标注出了几个关键的节点:位于蓟州西北方向、扼守通往草原要道的“张北口”;东部临近女真诸部、水陆交通便利的“广宁卫”;以及西部连接河套、西域商路的“杀虎口”。
朱宸瑄站在她身侧,看着妻子专注的神情,眼中带着欣赏与支持。“雪凝,你坚持要推动的这‘标准化互市’,真能有如此大的效用?”
苏雪凝转过身,眼眸清澈而坚定:“王爷,雪灾期间,商路一度断绝,物资调配困难,可见其脆弱。以往边境贸易,多依托旧有堡寨、草市,地点分散,管理粗放,全凭商贾自觉与边境将领的威望维持,极易滋生我们此前遇到的囤积、欺诈、乃至走私违禁物资等问题。”
她指向地图上的标记:“若我们能在这几处关键通道,设立官方主导、统一管理的‘互市场所’,将其规范化、固定化,其利有三。”
“其一,便于管理。集中交易,便于市易司派驻官吏,稽查货物,征收税赋,仲裁纠纷,推行《边市律》。可有效杜绝以往散乱交易中的种种弊病。”
“其二,保障安全。选址于我军堡要塞辐射范围内,派驻军士巡逻,可极大保障商旅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匪患劫掠。商路安全,则商贾云集,税收自然充盈。”
“其三,促进融合。固定的市场,会逐渐形成聚落,胡汉杂处,日久天长,语言、习俗、技艺乃至通婚,都会自然而然发生。这比任何强制性的政策都更能促进胡汉之间的了解与融合。”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更深的考量:“此外,我们还可以借此,建立一套甄别与奖惩机制,引导商贾诚信经营。妾身称之为——‘信用旗’制度。”
“‘信用旗’?”朱宸瑄饶有兴趣地重复道。
“正是。”苏雪凝解释道,“我们可以为每一位在互市登记在册的商队(无论胡汉)建立‘商誉档案’。记录其交易历史,有无欺诈、违约、走私等不良记录,同时也要记录其纳税情况、对北疆建设的贡献(如救灾捐输等)。”
“根据这份档案,我们将商队评定等级。对于长期诚信经营、纳税积极、信誉卓着的商队,由市易司颁发不同级别的‘信用旗’。信用旗等级越高,其在边境通关、货物查验、市场摊位分配、乃至税收优惠等方面,都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优待。”
“比如,”苏雪凝举例说明,“持有最高等级‘金旗’的商队,其货物通关时可享受优先查验,甚至部分常规货物免检;其在互市中可租赁最好的固定摊位;缴纳商税时可享受一定比例的折扣。而信誉不良,或有欺诈记录的商队,不仅无法获得信用旗,还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甚至被禁止进入互市。”
朱宸瑄眼中精光一闪:“妙啊!此策可谓‘导之以利’!让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寸步难行。如此,无需本王整日喊打喊杀,商贾们自会权衡利弊,争相做个诚信之人。这比单纯的惩罚,要高明的多!”
苏雪凝微笑颔首:“王爷明鉴。此法不仅能净化市场,更能将商贾的利益与北疆的秩序深度捆绑。当他们发现,遵守王府的规则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时,他们便会成为规则最坚定的维护者。”
计划既定,镇北王府的政令迅速下达。由王府出资并统筹,工曹官吏与军中匠人协同,在选定的张北口、广宁卫、杀虎口三地,开始了大规模的互市场所营建工程。
这并非简单的圈地设市。苏雪凝亲自审定了营建方案。每个互市都规划有清晰的功能区:
· 查验区: 位于入口,市易司官吏在此核对商队文书、货物,并根据信用旗等级决定查验流程。
· 交易区: 划分出固定的摊位,按照货物种类(皮毛、药材、茶叶、布匹、铁器等)分区管理,摊位大小、位置与商队的信用等级挂钩。
· 仓储区: 修建坚固的库房,供商队有偿租用,存放大宗货物。
· 仲裁所: 市易司下属机构常驻于此,随时处理交易纠纷。
· 驿舍与车马行: 提供住宿、餐饮、修补车辆、雇佣护卫等服务。
· 甚至还规划了小型的医疗点和供奉胡汉不同神只的祭拜场所,以备不时之需,照顾不同信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