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满楼的厨房仿佛一头睡醒的巨兽,进入了备餐的关键时刻,虽然每日都如此。灶台的烈焰开始点燃,但空气中弥漫着油脂、香料与蒸汽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属于后厨的、充满生命力的味道。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被哗哗的水流和清洁工具与地面摩擦的声响取代,工作人员们正埋头进行每日例行的深度清洁,这是维持“可参观厨房”金字招牌必不可少的环节。
厨师长孙兆云站在略微僻静的角落,手里捏着一叠刚送来的采购单,眉头微蹙,正核对着今天的食材入库情况。他正当年的年纪,却因为常年的灶台生涯在他脸上刻下了坚毅的线条,也难掩一丝疲惫。就在这时,他别在围腰上的对讲机响了。
“孙厨,孙厨,收到请回话。”是前厅经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
孙兆云按下对讲键:“收到,请讲。”
“孙厨,麻烦您现在来一下前厅办公室,集团来人找您,说是有事跟您沟通。”前厅经理的语气有点微妙,不像是处理普通客人投诉那么简单。
孙兆云心下闪过一丝疑虑。集团来人?这个时间点?他放下手里的单据,顺手从旁边拿起一块干净的湿布擦了擦手,尽管那双手因长年累月的劳作早已谈不上细腻。“好,马上到。”
他解下围裙,整齐地挂在自己的专属挂钩上——那是厨房里不成文的规矩,象征着厨师的地位与尊严。然后,他迈步穿过刚刚清理出通道的厨房,走向前厅。
一路上,正在忙碌的员工们纷纷向他点头致意,孙兆云也一一回应,但脚步并未放缓。心里却在快速盘算:是哪个VIP客人提了刁钻要求?还是最近新推出的菜品被投诉了?或者是……关于最近厨房直播和电视报道后,集团有了新的指示?
推开前厅办公室那扇隔音不错的门,里面的情形让孙兆云微微一愣。除了前厅经理,区域总监高总竟然也在。高总旁边,还坐着一个穿着合体深色西装、面生的年轻人。这年轻人约莫二十七八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油光水滑,怕是苍蝇站上去都得劈叉。
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不算大,却透着一股精光。整个人看起来挺精神,坐姿端正,但那股子劲儿,像是刚从模子里刻出来的标准职场精英,努力想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可眼底深处那几分跃跃欲试,甚至带着点倨傲的神情,却没能完全藏住。
“高总,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有什么事电话里吩咐一声就行。”孙兆云压下心中的意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率先打招呼。他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早就练就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虽然骨子里是个直来直去的技术派,但表面功夫从不欠缺。
高总笑着站起身,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略微发福,但气场很足:“兆云啊,来来来,快坐。没什么大事,就是带个人过来给你认识一下。”
他热情地招呼孙兆云坐下,然后指着旁边的年轻人说,“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集团刚招聘的运营管理培训生,邓凯。小邓可是海归硕士,正儿八经学酒店管理的高材生,集团高层非常重视,特意安排他到各家标杆门店轮岗学习,深入一线。你们福满楼现在是咱们集团的‘可参观厨房’,是门面担当,这第一站啊,就放在你这儿了。”
高总话音刚落,邓凯立刻像装了弹簧一样从椅子上弹起来,向孙兆云伸出右手,脸上堆起标准的职业微笑,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孙厨师长,您好!久仰您的大名了!以后还请多多指教,麻烦您了!”
他的握手有力而短暂,力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仿佛经过专门训练。但孙兆云握着那只干燥、温热的手,却感觉那笑容像是用卡尺精心测量过角度,标准是标准,却缺少了点人间的烟火气,或者说,温度。
孙兆云跟他握了握手,心里却是“咯噔”一下。运营管培生?塞到厨房来“学习”?这架势,这排场,由区域总监亲自陪同送来……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是集团对他孙兆云的工作不满意,想派人来盯着?还是单纯地想培养这个所谓的“高材生”,从基层做起?可一个海归硕士,学酒店管理的,放到油烟缭绕的后厨,从哪儿看都觉得别扭。
他面上不动声色,依旧是那副沉稳的样子:“欢迎邓先生。不过后厨环境比较艰苦,油烟大,活儿也杂,邓先生多包涵。”
“孙厨您太客气了,叫我小邓就行。”邓凯从善如流,态度谦逊,但话语间带着一种程式化的流畅,“艰苦不怕,能有机会到福满楼这么优秀的门店,跟着孙厨您和各位老师傅学习,是我的荣幸。我虽然是学管理出身,但对后厨的运营细节非常感兴趣,相信这次深入一线的经历,能让我更好地理解餐饮业务的根基,未来也能为集团贡献更多切实可行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