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云散,碧空如洗。庭院中的草木被雨水涤荡得青翠欲滴,阳光重新洒落,带着雨后特有的清冽与明亮。沈清辞将直播的地点,选在了一处更为开阔的凉亭内,亭外假山玲珑,一池碧水微澜,景致极佳。
今日,她要展示的是茶道。
凉亭中央的石桌上,已按规制摆放好了一整套繁复而精致的茶具。风炉上坐着银质执壶,壶嘴微吐白气;旁边是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罗、茶盏等物,林林总总,不下二十余件,每一件都擦拭得光可鉴人,显露出非同寻常的讲究。
【直播开启:宋代点茶,极致风雅。】
【系统提示:当前在线观众:458人。】
“哇!这么多工具!喝个茶这么复杂吗?”
“这就是传说中的点茶?期待!”
“环境太好了吧,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
“主播今天这身淡青色裙子也好配主题!”
沈清辞今日特意换了一身淡青色素面襦裙,未施粉黛,只在腕间戴了一串清香木手串,整个人显得清雅出尘。她跪坐于蒲团之上,脊背挺直,神情恬淡。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她声音清越,如同亭外荷叶上滚动的露珠,“至本朝,茶事大兴,尤重‘点茶’之法。今日,便与诸位一同体验此间雅趣。”
她首先取过一块用绵纸包裹的茶饼,置于茶焙上,就着风炉的微火缓缓烘烤。“第一步,炙茶。去其水汽,激其香气。”她动作轻柔,不时翻动茶饼,确保受热均匀。一股浓郁的、带着烘烤气息的茶香开始弥漫开来,先是萦绕在石桌周边,渐渐漫过凉亭,连亭外的竹影间都染上了几分醇厚的茶意。
“好香啊!是烤坚果的香气!”
“光是闻着就觉得提神醒脑,好像能闻到屏幕外的味道!”
炙烤完毕,待茶饼稍凉,她将茶饼放入茶笼,用砧椎轻轻敲碎。砧椎是温润的玉质,落在茶饼上时力道恰到好处,只听“笃笃”几声轻响,茶饼便裂成大小均匀的块状,没有一丝碎屑飞溅。再将碎块放入茶碾之中,她手持茶碾柄,不急不缓地来回碾动,玉白色的茶碾与深色的檀木底座摩擦,发出规律而悦耳的沙沙声,像是春雨落在青瓦上的轻响。原本的茶饼碎块,渐渐化作了深绿色的、粗细尚不均匀的粉末,落在碾槽中,如同碾碎的翡翠。
“第二步,碾茶。需力道均匀,求其细而不腻。”
“看着好解压,主播的手好稳啊……”
“这得碾多久?感觉是个力气活,又要力气又要耐心。”
碾好的茶末,还需经过茶罗的筛选。沈清辞手中的茶罗极为精巧,罗面是细密的蚕丝织就,边框嵌着银线,她将茶末缓缓倒入罗中,手腕轻晃着筛动。细如粉尘的茶末簌簌落下,落在底下的茶盒中,堆积出一小捧青白色的粉末,而稍粗的颗粒则被留在罗上,需再次倒入茶碾研磨。如此反复两次,直至所有茶末都细腻如尘,指尖捻起一点,能轻易随风飘散。
“第三步,罗茶。务求其精,色如青霜。”
“这粉好细!感觉比我的散粉还细,主播也太讲究了!”
“古代人为了喝口茶也太拼了,这步骤比我化妆还复杂!”
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点茶。此时,银壶中的水已沸,壶盖边缘溢出细密的水珠,壶身传来松涛般的“咕嘟”声,水汽袅袅升起,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沈清辞提起银壶,手腕微抬,先将沸水缓缓注入兔毫建盏中,热水沿着盏壁流转,将建盏通体温热。她的动作流畅优雅,手腕稳定得如同固定的支架,水流控制得恰到好处,没有一滴溅出,连盏口都未曾沾染水渍。
随后,她取过茶盒,用小勺舀起适量罗好的茶末置于盏中,茶末落在盏底,堆成一小丘青白色的粉堆。再提起银壶,注入少量沸水,用茶筅轻轻搅动,将茶末与水充分融合,调成极其均匀的膏状,没有一丝结块。“此为调膏,膏体需细腻,无颗粒感,方能后续点出好沫。”
接着,她执壶高冲,手臂微抬,水流如银练般倾泻而下,精准地落在盏中茶膏上,激起细小的水花。同时,她左手持盏,右手持茶筅,开始快速、有力而又富有节奏地击拂。茶筅是细密的竹丝制成,在盏中转动时,与盏壁碰撞,发出清脆密集的“哒哒”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的急促版。随着她的动作,茶汤表面开始泛起细密的泡沫,颜色由深绿渐次转为青白,泡沫也越来越浓郁、细腻,从最初的稀疏气泡,慢慢变成绵密的雪沫。
“第四步,点茶。注汤击拂,发其华彩。”
“我的天,这手速!快得都出残影了!”
“好像在做抹茶拿铁,但比那个精致一万倍!”
“这泡沫,看起来好像奶盖,想喝!隔着屏幕都想尝一口!”
她的动作时而如疾风骤雨,茶盏在盏中快速转动,激起层层泡沫;时而如春风拂柳,手腕轻缓调整,将泡沫梳理得更加均匀。目光始终专注地落在茶汤的变化上,瞳孔里映着盏中青白交织的泡沫,连额前垂落的发丝都未曾察觉。渐渐地,茶汤表面的沫浡愈发丰盈洁白,如同初春的积雪覆盖在青瓦上,紧贴盏壁,久久不散,哪怕她轻轻晃动茶盏,泡沫也纹丝不动,这便是所谓的“咬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