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终端石板提供的清晰结构图,陈珩在绝对黑暗的“维护通道”中行进,不再像之前那样如同无头苍蝇。通道内部比他想象的更加复杂,如同一个被废弃的、巨大无比的服务器内部,到处都是断裂的“线缆”(凝固的规则束)、崩塌的“机柜”(结构支撑点)和散落的、早已失去光泽的“元件”(未知材质的碎块)。
空气中弥漫着那股亘古不变的死寂与破败,但吸收了那三颗结晶后,陈珩的感知敏锐了许多。他能隐约“听”到这片废墟深处,传来的一些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杂音——那是残破规则结构在绝对静止中,因自身的不稳定而偶尔发出的、如同电子噪音般的嘶啦声,以及更远方,某种庞大结构在引力或其它未知力量作用下,缓慢形变、摩擦产生的、低沉悠长的呻吟。
这些声音非但没有带来生机,反而更加凸显了此地的荒芜与危险。
他按照石板地图的指引,避开那些标记为“结构不稳定”或“规则乱流残留”的红色区域,朝着“跨通道信息中转节点”的方向谨慎前行。手中的终端石板不仅是指南针,更是一个强大的探查工具。他不断将精神力注入其中,石板便会散发出微弱的白光,扫描前方路径,将更详细的规则结构、能量残留信息反馈回来,甚至能提前预警一些肉眼和灵觉无法察觉的、空间结构上的细微裂缝。
这让他避免了好几次险些坠入未知虚空或者触发残留规则陷阱的危险。
“真是个好东西。”陈珩抚摸着冰凉的石板,心中感慨。这玩意就像给他这个掉进服务器坟场的程序员,配了一个带漏洞扫描和系统诊断功能的超级U盘。
行进途中,他也尝试利用恢复了一些的规则编织能力,去接触和解析那些相对稳定、结构简单的规则碎片。在终端石板的辅助下,效率比他全盛时期在王庭内还要高上少许。他甚至成功地将几缕代表“坚固”和“隐匿”概念的微小规则碎片,编织成了一个临时的、覆盖在身体表面的薄弱伪装层,虽然防御力几乎为零,但至少能让他与周围死寂的环境更加融合,减少被可能存在的“危险”发现的概率。
同时,他也发现,在这个规则近乎凝固、能量极度稀薄的环境里,他精神力的恢复速度极其缓慢,远不如吸收那紫色结晶来得高效。那三颗结晶,恐怕是此地不知积攒了多少岁月才凝聚出的宝贝,被他一次性耗光了。
“得省着点用了。”他暗自告诫自己。
经过一段漫长而小心翼翼的跋涉(根据终端石板内部不稳定的计时器估算,大约相当于外界的七八个小时),他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像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大厅中央,矗立着一个由无数扭曲金属管线和破碎水晶簇构成的、如同某种抽象艺术雕塑般的庞大结构。这就是“跨通道信息中转节点”。
但此刻,这个节点大部分区域都黯淡无光,布满了裂痕和锈蚀,显然早已停止了运转。只有节点最底部,一小块约一人高的区域,还残留着极其微弱的、断断续续的能量波动,几根管线偶尔会闪烁一下微不可查的黯淡光芒。
陈珩靠近那尚存一丝活性的区域,将终端石板贴近。石板上的符号立刻剧烈闪烁起来,与那残存的节点建立了极其微弱的连接。
大量杂乱无章、破碎扭曲的信息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石板的处理核心,也间接冲刷着陈珩的意识。
[……错误……连接中断……路径……不存在……]
[……警告……第3区段……结构失稳……崩塌率……]
[……残留信号……来自‘观测塔’……信息……残缺……‘它们’在……注视……]
[……能源核心……离线……备用……耗尽……]
[……古老协议……请求响应……无应答……]
[……检测到……非标准访问……权限……极低……]
信息支离破碎,大部分毫无价值,充斥着系统崩溃前的绝望与混乱。陈珩耐着性子,利用终端石板的过滤和整理功能,试图从中找到有用的线索。
突然,一段相对完整、但带着强烈干扰条纹的历史记录影像碎片,被石板捕捉并还原出来——
影像的背景是一片浩瀚的、由无数规则线条与光点构成的虚空,那似乎是“深渊回廊”还未彻底崩坏时的景象。无数流光在不同的“通道”间穿梭,如同繁忙的数据网络。
然而,下一刻,影像剧烈抖动!视角仿佛是从某个正在遭受攻击的节点内部拍摄的。陈珩看到,虚空的深处,涌现出无边无际的、粘稠的、仿佛由纯粹“错误”与“混乱”构成的暗红色浪潮!那浪潮所过之处,规则的线条被扭曲、撕裂,光点哀鸣着熄灭,坚固的通道结构如同沙堡般崩塌!
这不是“边界侵蚀”!这更像是……某种系统级的病毒爆发或者逻辑炸弹被引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