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皇帝问一个太监,是否可以信任?这背后意味着什么,王承恩在宫中沉浮数十年,岂能不知?这是投靠,是站队,是将身家性命,彻底绑在新皇的战车之上!对面,是权倾朝野、经营多年的魏忠贤!
他的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恐惧如同冰冷的蛇,缠绕着他的心脏。魏忠贤的手段,他是知道的,那是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但……他抬起头,撞上了年轻皇帝那双眼睛。那眼睛里,没有他预想中的猜忌和帝王心术的深沉,反而有一种……一种奇异的坦诚,一种背负着巨大压力急需援手的脆弱,以及一种深藏在脆弱之下、不容置疑的决心!
这眼神,与他记忆中那个在信王府枣树下,被他抱下来后,虽然吓得脸色发白却依旧倔强的小王爷,隐隐重合。
一股久违的热流,混杂着为主尽忠的士为知己者死之情,猛地冲垮了他心中权衡利弊的堤坝。
王承恩再次重重叩首,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颤抖,而是带着一种豁出一切的决绝:
“皇爷!老奴这条贱命,自先帝信王府时便是皇家的!皇爷若要,随时便可拿去!老奴别无所长,唯有一颗忠心,愿为皇爷效死!纵前方是刀山火海,老奴也愿为皇爷先行一步!”
话语掷地有声,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
朱由检紧紧盯着王承恩的眼睛,在那双苍老却此刻燃烧着火焰的眸子里,他看到了真诚,看到了决绝。他相信,至少在此时此刻,这份忠诚是真实的。
“好!”朱由检一把扶住王承恩的手臂,将他搀扶起来,“有伴伴这句话,朕心甚慰!”
他拉着王承恩,走到御案旁,指着那张他白日里书写的、此刻已锁入匣中的《兴国策要》的位置(匣子已收起),沉声道:“朕不需要你去闯刀山火海。朕需要你,做朕的眼睛,朕的耳朵,朕的手臂!”
“请皇爷明示!”王承恩激动得声音发颤。
“第一,”朱由检屈起手指,“挑选一批绝对可靠、身家清白、与阉党无丝毫瓜葛的小内侍。要机灵,更要忠心!朕要组建一支直属于朕的‘内侍监听卫’,负责传递密信,探查宫内外的风吹草动。此事,需秘密进行,人员由你亲自甄别,名单只报于朕一人!”
王承恩瞳孔微缩,立刻意识到这是皇帝要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对抗魏忠贤掌控的东厂和锦衣卫。“老奴明白!定当竭尽全力!”
“第二,”朱由检继续道,“传朕口谕,命锦衣卫指挥使佥事李若琏,明日午后,递牌子觐见。记住,要隐秘,绕过司礼监,你亲自去办。”他需要接触锦衣卫中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完全腐蚀的力量。
“第三,”朱由检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你去内帑和宫中库房,以……以朕需赏赐宫中嫔妃、制作新奇玩意为由,悄悄调拨一批物料:纯碱、石灰石、石英砂。再寻几个信得过的、手艺顶尖的琉璃匠人,安置在朕的皇庄内,寻一处僻静院落,严加看守,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靠近,包括你!所需用度,直接从朕的内帑支取,不走工部账目。”
王承恩心中再次掀起波澜。前两件事,他尚能理解是巩固权位之举。可这第三件,要这些工匠和杂料做什么?制作新奇玩意?他本能地觉得没那么简单。但他已宣誓效忠,便不再多问。
“老奴遵旨!这三件事,老奴拼却性命,也定为皇爷办妥!”
“不是拼命,”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是活着,好好活着,帮朕做成这些事。朕的身边,不能没有你这样的老人。”
这一句“不能没有你”,比任何赏赐都更让王承恩感到热血沸腾。他再次跪倒,老泪纵横:“老奴……万死难报皇爷信重之恩!”
看着王承恩退下的、仿佛重新注入了活力的背影,朱由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他不再是完全的孤家寡人。王承恩或许能力有限,但他的忠诚,在初期至关重要。有了这条臂膀,许多事情,便可以从构想走向实践。
他重新坐回龙椅,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紫禁城的夜晚,依旧危机四伏,但此刻,他的心中却燃起了一簇微弱的火苗。
这簇火苗,关乎信任,关乎希望,更关乎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试图逆天改命的决心。
他知道,与魏忠贤的战争,从现在起,才真正开始。而他,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战友。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8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