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厂?”王承恩眨了眨眼,他对这个词汇感到陌生。
“对,不再是过去那种分散、低效的小炼铁炉、炒铁炉。”朱由检解释道,“朕要建的,是一个集焦炭炼制、矿石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制加工于一体的大型联合工坊!”
他指着草图上的区域一一说明:
“这边,建立焦炉,用西山产的煤,密闭加热,炼制焦炭。焦炭比普通煤燃烧温度更高,更纯净,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关键。”
“这边,建造新型高炉,炉体更高大,采用鼓风设备——初期可用水力、风力,未来就用蒸汽机鼓风!确保炉内高温,实现铁水的连续生产。”
“炼出的铁水,一部分直接铸造铁器、炮管,另一部分,则要设法脱碳,炼成钢!朕知道一些方法,回头会与格物院详细探讨。总之,我们要得到的,是质地均匀、强度更高的钢材!”
“最后,这边设立轧钢坊,将钢锭轧制成板材、条材,用以制造枪管、盔甲、机器构件,甚至是……未来铺设铁轨、建造巨轮!”
朱由检的描述,仿佛在王承恩和李凤翔眼前展开了一幅壮丽而陌生的画卷。虽然很多细节他们听不太懂,但那宏大的规模、环环相扣的流程,以及皇帝言语中透露出的坚定信心,都让他们心潮澎湃。
“万岁爷……这,这真是千古未有之壮举啊!”王承恩声音有些发颤。
李凤翔则更关注军事用途:“陛下,若真能如此大量、高效地生产优质钢铁,那我新军的装备……”
“不止是新军!”朱由检打断他,目光深远,“农具、工匠工具、车辆、船舶、乃至百姓日常所用的锅釜刀剪,皆可用上更好、更廉价的钢铁。此乃强国之基,富民之本!”
他收起草图,郑重地交给李凤翔:“此地规划,列为最高机密。由你亲自负责此地初期的警戒与营建准备工作。调一队新军士兵,以演练为名,驻守周边,严禁闲杂人等窥探。工部的人员,只负责外围辅助,核心区域,待格物院的技术成熟后,由朕亲自指派人员负责。”
“臣,领旨!”李凤翔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草图,感到肩头压上了千钧重担。
“记住,”朱由检望向山谷,秋风拂动他的衣袂,声音斩钉截铁,“煤矿解决动力之源,钢铁奠定万物之基。这‘煤铁复合体’,将是朕送给大明的一份厚礼,也是我华夏开启工业时代的第一块基石!它的成败,关乎国运,绝不容有失!”
夕阳西下,将朱由检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独立山岗,脚下是蕴含丰富煤炭的土地,眼前是规划中未来钢铁洪流奔涌的蓝图。从朝堂的权谋博弈,到田野的农业试验,再到这偏远的矿山和未来的工厂,他的改革触角,正一步步深入到这个古老帝国的肌体深处,试图用现代的知识与理念,为其注入新的、强大的活力。
京西的秋风,带着凉意和煤尘的味道,吹拂着这位穿越者皇帝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那来自大地深处的轰鸣,那是蒸汽的力量,是钢铁的碰撞,是一个崭新时代,在旧世界的母腹中,躁动不安的胎音。煤铁雄心,已悄然点燃,只待星火燎原。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38xs.com)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