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门在身后轰然关闭,将初升朝阳的光芒和外界的一切喧嚣隔绝。宫墙之内,依旧是那份熟悉的、压抑的寂静,只是此刻,这寂静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
李莲英亦步亦趋地跟在背着溥仪的兵丁身旁,脸上堆着笑,嘴里絮絮叨叨:“皇上您可算是平安回来了,真是列祖列宗保佑!您不知道,昨夜您这一‘不见’,宫里简直翻了天!皇后娘娘急得直掉眼泪,摄政王也慌了手脚,派了好几拨人出去找,都快把北京城翻过来了……”
溥仪趴在那兵丁背上,闭着眼睛,仿佛在养神,对李莲英的话不置可否。这老狐狸的话,他一个字都不信。若真如他所说那般大张旗鼓地寻找,为何他在宫外遭遇巡捕营盘问时,对方毫无反应?为何影卫能轻易将他带离?这更像是在他“意外”回宫后,急忙编造出来撇清关系的说辞。
“去储秀宫。”溥仪没有理会他的絮叨,重复了自己的命令。
李莲英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又堆起笑容:“皇上,您一夜劳顿,还是先回养心殿歇息吧?储秀宫那边……皇后娘娘怕是也受了惊吓,需要静养……”
“朕说了,去储秀宫。”溥仪睁开眼,目光平静地看向李莲英,那眼神却让李莲英后面的话噎在了喉咙里。
“嗻……嗻!奴才遵命!”李莲英不敢再多言,连忙示意引路的小太监转向储秀宫方向。
队伍在宫内穿行,遇到的太监宫女远远看见便跪伏在地,头都不敢抬。但溥仪能感觉到,那些低垂的头颅下,隐藏着无数道窥探、惊疑、甚至恐惧的目光。他“失踪”又突然回归,还带着半块兵符,这个消息恐怕已经像风一样传遍了宫闱的每个角落。
储秀宫很快就到了。宫门外把守的太监看到皇帝仪仗(虽然是临时的),连忙跪迎。与神武门不同,这里的守卫似乎并未接到任何阻拦的指令,或者说,在皇帝亲临和半块兵符的威慑下,无人敢拦。
溥仪被背着,径直走进了储秀宫正殿。
殿内光线昏暗,依旧残留着淡淡的药味和檀香气。隆裕皇后果然在这里,她穿着一身素服,未施粉黛,眼圈红肿,正坐在暖榻上,由两个宫女伺候着喝安神汤。她看起来憔悴不堪,眼神涣散,显然昨夜受的惊吓不轻。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当看到被兵丁背进来、穿着脏污太监服的溥仪时,她手里的汤碗“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猛地站起身,手指着溥仪,嘴唇哆嗦着,像是见了鬼一样,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
“你……你怎么……你怎么回来了?!”
这反应,绝非惊喜,而是纯粹的、毫不掩饰的惊恐和……失望?
溥仪心中冷笑,果然如此。他示意兵丁将自己放下,然后迈步上前,小小的身影站在空旷的殿内,目光直视着失态的隆裕。
“怎么?皇后不希望朕回来?”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一样抽在隆裕的心上。
隆裕皇后浑身一颤,意识到自己失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慌忙摆手,语无伦次:“不……不是!皇帝……哀家是……是太高兴了!对,太高兴了!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她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快……快给皇帝看座!上茶!”
宫女太监们手忙脚乱地搬来锦墩,端上热茶。
溥仪没有坐,也没有碰那茶盏。他走到隆裕面前,仰头看着她那张惊惶未定的脸,缓缓说道:“皇后受惊了。朕昨夜确实遇到了一些‘意外’。”
他刻意加重了“意外”两个字,观察着隆裕的反应。
隆裕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不敢与他对视,低下头,用帕子掩着嘴,声音带着哭腔:“是啊……真是吓死哀家了!听说皇帝在御花园走失,哀家这心……就一直悬着!幸好……幸好祖宗保佑,皇帝平安归来……”
“走失?”溥仪打断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皇后真的认为,朕是‘走失’吗?”
隆裕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皇帝……你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溥仪逼近一步,虽然身高不及,但那气势却压得隆裕几乎喘不过气,“有人不想让朕活着回来!有人在御花园设下埋伏,欲置朕于死地!”
“什么?!”隆裕皇后惊呼一声,身体晃了晃,几乎要晕厥,被旁边的宫女连忙扶住。她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不……不可能!谁敢……谁敢谋害皇上?!”
“谁?”溥仪冷笑一声,目光如刀,扫过殿内包括李莲英在内的所有人,“这就要问皇后,以及……宫里某些忠心耿耿的奴才了!”
他这话,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殿内所有人魂飞魄散!李莲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皇上明鉴!奴才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表啊!”
隆裕皇后更是吓得魂不附体,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带着哭腔道:“皇帝!你……你怎能如此说!哀家是你的嫡母!怎会……怎会害你?!定是……定是外面那些乱臣贼子!对!一定是奕匡!是他狼子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