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兄弟!跟你搭档,我感觉这案子破起来都有劲了!”陈海由衷地说道。
林风笑了笑,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
勘察结束,返回支队的路上,林风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城市,目光坚定。
预警的种子已经埋下,排查的权限已经拿到。
接下来,就是要在这一周之内,利用这次安全大检查的机会,织下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那伙胆大包天的劫匪,无所遁形!
他绝不允许,城西工行的门口,再次染上战友的鲜血。
这一次,他要将危机,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
从城西工行分行外围勘察回来,陈海对林风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这个新搭档不仅直觉准,心思也细,提出的几个观察点都切中要害。
回到支队办公室,已是傍晚。两人顾不上吃饭,立刻开始整理下午的勘察记录。
陈海一边在电脑上标注地图,一边说:“林风,按你这思路,城西工行分行的安全隐患还真不少。后路监控盲区,消防通道老旧,高峰期人流车流混杂…我得把这些都写进报告里,建议他们加强安保。”
林风点点头,但心思早已不限于这一家网点。他知道,仅仅提醒加强安保是远远不够的。前世那伙劫匪计划周密,火力凶猛,普通的安保措施在突然袭击面前形同虚设。必须进行预防性的、针对性的布控。
然而,他不能直接说“劫匪下周五十午三点二十会来抢这里”。他需要一个更合理的方式,将排查范围扩大,并将城西工行分行“巧妙”地置于一个需要重点布控的名单之中。
他起身给自己和陈海各接了杯水,状似随意地开口:“海哥,你说…西街支行的案子,会不会给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提了个醒,但又让他们觉得…那种方式风险太高?”
陈海接过水,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林风坐在陈海对面,表情认真,“西街案子咱们布控严密,人赃并获。想模仿的蠢贼可能会被吓住,但那些更狡猾、更凶悍的亡命徒,会不会反而觉得,越是看起来安全的地方,一旦得手,收获越大?而且,他们会总结经验,选择更不容易被预料的目标和时间?”
陈海皱起眉头,若有所思:“你这么说…有点道理。灯下黑嘛。”
“对!”林风趁热打铁,“所以我觉得,咱们这次安全大检查,不能只盯着城西工行这一家。应该做一个更全面的风险评估,把全市类似的、具有高价值又可能存在防范漏洞的网点都筛一遍,做个优先级排序。这样给治安支队的建议也更有分量,资源调配也更合理。”
他走到办公室墙上的全市地图前,拿起记号笔:“你看,像城西工行分行这种,地处商业区与老城区结合部,交通便利,现金流量大,周边环境复杂…”
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圈出了城西工行分行的位置。
然后,他凭借记忆,开始“分析”其他几个在前世不同时间点曾发生过或试图发生过抢劫案的银行网点。这些信息都储存在他的“档案库”中,此刻被他巧妙地包装成基于地理、人流、现金量、安保等级等客观因素的综合推理。
“还有城南的农商行旗舰店,靠近长途汽车站,流动人口多…”
“城东的开发区分理处,周边工地多,人员复杂…”
“以及…市中心这家建行营业部,虽然安保级别高,但正因为是中心,一旦出事影响巨大,反而可能成为极端分子的目标…”
他每圈出一个点,都简要说明其“高风险”的理由,听起来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陈海看着地图上被林风圈出的四五个点位,眼神越来越亮:“嘿!你这么一圈划,思路就清晰多了!确实啊,这些地方都各有各的风险点!比我们原来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检查强多了!”
他兴奋地一拍桌子:“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搞一份全市高风险金融网点风险评估报告!不光提问题,还给出优先级和初步建议!这才能显出咱们刑侦支队的水平!”
林风心中暗喜,第一步目标达成。他将城西工行分行混入了其他几个同样“高风险”的网点中,避免了过度聚焦引起的怀疑。
“不过…”陈海看着地图,又挠了挠头,“网点这么多,就算划分了优先级,咱们支队人手也有限,不可能都去重点布控啊。最终还得治安支队和各派出所落实。”
这正是林风接下来要推动的关键!他需要为城西工行分行争取到“特殊关照”。
“海哥,你说得对。常规检查肯定靠治安支队。但是…”林风压低声音,表情凝重,“如果我们的风险评估显示,某个网点存在极高的、迫在眉睫的暴力犯罪风险呢?比如,我们发现了疑似踩点、或者与非法枪支有关的线索呢?”
陈海神色一凛:“你的意思是…?”
林风指着城西工行分行的位置,语气加重:“比如这里。我们今天发现了监控盲区、通道隐患。如果…我们在后续的深入排查中,再发现一些更具体的可疑迹象,比如有陌生车辆频繁出现、有身份不明人员打听运钞车时间…那我们是不是有理由向支队甚至局领导建议,对该网点采取超越常规的、预防性的秘密监控措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