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能装,心跳装不了!” 张姨反驳,“有次我护理个抑郁症患者,笑着说没事,我摸她手腕,心率都快跳炸了 ——AI 能摸着手腕感受吗?”
两边又吵了起来,这次更凶,连路过的患者都围过来看热闹。晓安拉了拉樱禾的袖子:“太奶奶,他们吵得没完,要不咱们搞个比试?让 AI 和人类比着护理,看谁行!”
樱禾眼睛一亮:“好主意。就比三项:安抚怕打针的孩子、照顾不肯吃药的老人、处理突发急重症。赢的,说了算。”
比试定在第二天上午,地点就在湘南医院的护理站。消息一传开,整个医院都沸腾了,连其他星球的护理站都发来全息投影,要围观这场 “AI vs 人类” 的大战。
第二天一早,星判台周围挤得水泄不通。第一项比试:安抚怕打针的地球小男孩。
小李先上,启动星护 1 号的 “儿童安抚模式”。AI 屏幕上立刻弹出动画片,机械臂还递了块糖,可小男孩哭得更凶了,攥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小李急得调参数,AI 又播放儿歌,还是没用,最后判定 “中度抗拒,建议强制固定”。
“你看!这就是你们的 AI!” 张姨撇撇嘴,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个樱花形状的拨浪鼓 —— 是当年湘琴给萌萌做的复刻版。她蹲下来,对着小男孩晃了晃:“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樱花鼓,敲一下,打针就不疼了。昨天火星的小朋友,就是靠这个不怕的。”
小男孩停下哭,盯着拨浪鼓看。张姨一边晃,一边说:“我们慢慢打,打完了,这个鼓就给你好不好?” 小男孩犹豫着点了点头,打针时虽然还紧张,但没挣扎,打完还主动摸了摸鼓。
“人类赢!” 围观的人喊了起来,张姨得意地扬起下巴。小李脸通红:“这是孩子吃软不吃硬!下一项,照顾老人,AI 肯定赢!”
第二项,照顾不肯吃药的王爷爷。王爷爷有高血压,却总偷偷把药扔了,说 “药苦,吃了也没用”。
星护 1 号先上,调出王爷爷的病历,机械臂举着药和水:“王建国,男,78 岁,高血压 3 级,不吃药会引发中风,死亡率 37.5%。” 王爷爷把头扭过去:“我不怕死,就怕苦!”AI 反复播放死亡率数据,王爷爷直接躺床上装睡。
“该我了。” 张姨端着个保温杯走过去,倒出一杯褐色的水,“王爷爷,这是我用李爷爷传下来的方法煮的茉莉茶,加了点蜂蜜,你尝尝。” 王爷爷坐起来,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这茶不错!” 张姨趁机把药磨成粉,混进茶里:“喜欢就多喝点,这茶里加了‘降压粉’,比吃药管用。” 王爷爷一口气喝光,还问:“明天还有吗?”
“又赢了!” 人群欢呼,小李的脸更红了,攥着拳头:“最后一项!急重症!AI 绝对比人类快!”
第三项,模拟突发心梗的患者。患者模型的心率突然降到 40,呼吸微弱。
小李大喊:“星护 1 号,启动急救模式!”AI 瞬间弹出方案:“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0.5mg,胸外按压频率 100 次 / 分,联系急救车。” 机械臂动作麻利,3 秒就完成注射,按压频率分秒不差。
“怎么样!人类能这么快吗?” 小李得意地喊。
张姨没说话,快步上前,一边帮模型做按压,一边对着模型的耳朵说:“别怕,急救车马上来,我陪着你。” 她的按压频率没 AI 准,但每一下都很稳,还时不时摸一下模型的额头,像在安慰真的患者。
比试结束,评委们吵了起来:有人说 AI 快,该赢;有人说张姨有温度,该赢。最后,大家都看向樱禾。
樱禾慢慢站起来,走到星判台中间,指着那道红线:“这道线,不是用来分输赢的,是用来划边界的。AI 快,适合算数据、做流程,但它摸不到患者的心跳,猜不到孩子怕什么,不懂老人为什么怕苦 —— 这些,得靠人类。”
她拿起湘琴的护理包,又指了指 AI 中枢:“就像这个包,没有 AI 的数据,我们可能误判病情;但只有 AI,没有这包里的樱花贴纸、没有握着患者的手说‘别怕’,那也不是护理。护理不是机器的流程,也不是人类的蛮干,是 AI 的‘脑’,加人类的‘心’。”
“可怎么划边界啊?” 小李挠着头问。
“简单,” 樱禾笑了笑,“AI 做辅助,人类做决策。数据让 AI 算,要不要给孩子贴贴纸、要不要给老人煮茶,人类说了算。就像昨天火星的孩子,AI 判错了,但人类一句话,就能让它改过来 —— 机器是工具,不是主人。”
这话一出,台下都安静了。小李想了想,点头:“好像…… 有点道理。上次冥王星的急重症,AI 调出方案后,还是人类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改了剂量,才救回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