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帅被擒,负隅顽抗的叛军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丢弃兵器投降。一场可能酿成大祸的兵变,终于在黎明时分,被林燮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
朝阳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也照亮了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和淋漓的鲜血,显得格外刺目。
林燮站在血迹斑斑的战场上,看着被押解到面前的郭琮,脸上并无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冰冷。
“郭琮,你的主子‘影大人’,到底是谁?”
郭琮抬起头,脸上满是血污和绝望,他咧嘴露出一丝惨笑:“你……永远也别想知道……”
锦衣夜行 · 第99章 口供背后的迷雾
城防营的叛乱被迅速平定,副总兵郭琮被生擒,其核心党羽也大多落网。林燮雷厉风行,一边稳定宣府镇局势,安抚各部军队,一边立刻对郭琮进行突击审讯。
然而,郭琮似乎抱定了必死之心,面对各种讯问,要么闭口不言,要么破口大骂,对关键问题,尤其是关于“影大人”的身份,拒不交代。
林燮并不着急。他下令彻底搜查城防营,尤其是那个地下仓库和存放军弩的库房。同时,提审郭琮的各级心腹将领和“夜枭”队的成员,从侧面寻找突破口。
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的证据面前,一些级别较低的军官和士兵开始动摇,陆续交代了一些情况。综合各方口供,郭琮的罪行基本清晰:
他确实通过“隆昌号”的渠道,接收了来自江南的私造军弩,并暗中装备了自己的亲信部队。他与蒙古土默特部某个小酋长接触,目的是为了获取一些蒙古的箭镞、衣物等物品,用以伪造袭击现场。他计划在“时机成熟”时,伪装成蒙古骑兵,袭击一支朝廷的运粮队或是某个边市,制造“蒙古入寇”的假象,以此挑起边境冲突。
至于挑起冲突的目的,据几个心腹隐约听闻,似乎是为了制造混乱,牵制朝廷注意力,以便“影大人”在南方或其他地方进行更大的图谋。也有说法是,郭琮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兵权和地盘。
但是,关于“影大人”的真实身份,以及那个关键的“时机”具体指什么,这些中下层军官均表示不知情,一切只有郭琮本人与其最核心的一两个谋士知晓。
而那个地下仓库,经过仔细搜查,除了发现更多被残忍杀害、用于制作“证据”的尸体外,还找到了一些往来密信的灰烬,显然郭琮在突围前已经销毁了大部分关键文书。
线索,似乎又在郭琮这里断掉了。
林燮再次提审郭琮。这一次,他没有再用刑,只是将整理好的口供和物证摆在他面前。
“郭琮,你的同党均已招供,罪证确凿,你已是死路一条。”林燮语气平静,却带着巨大的压力,“但你若肯招出‘影大人’的身份及其全盘计划,或可保全家族,不受株连。否则,按照《大明律》,谋逆大罪,当诛九族。”
听到“诛九族”三个字,郭琮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他虽悍勇,但家族亲人终究是他的软肋。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林燮几乎以为他再次选择了顽抗。终于,他抬起头,嘶哑着嗓子开口,声音如同破锣:
“……我……我也不知道‘影大人’到底是谁……”
林燮眉头一皱。
“每次……都是他单线联系我……通过……通过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信使……声音也处理过……看不清,听不出……”郭琮断断续续地说道,“这次……这次的命令是……让我在……在‘秋分’之日,于野狐岭制造事端……”
秋分?野狐岭?林燮心中飞快计算,距离秋分只有不到半月了!野狐岭是宣府以北的一处险要山谷,确实是伪装袭击的绝佳地点。
“……至于……他更大的图谋……我只隐约听信使提过一句……说……说届时京城自有呼应……大事可成……”
京城自有呼应?!林燮心中巨震!果然!“影大人”在京城还布置了后手!郭琮在边关挑起战火,吸引朝廷注意力,其在京城的同党则趁机发难!这所谓的“大事”,莫非是……宫闱之变?!
一股寒意从林燮脚底升起。他必须立刻回京!
“那个信使,如何联系?”林燮逼问。
“……不知道……每次都是他来找我……下次联系……本该在秋分前三日……”郭琮颓然道。
线索似乎又指向了那个神秘的信使。但此人神出鬼没,如何寻找?
林燮知道,从郭琮这里恐怕再也问不出什么了。他立刻下令,将郭琮及其主要党羽严加看押,准备押解回京。同时,八百里加急,将最新审讯结果,尤其是“秋分野狐岭”及“京城自有呼应”这一惊天消息,火速奏报皇帝!
宣府的危机暂时解除,但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京城酝酿。林燮归心似箭。
清羽,京城恐将生变,你千万……要等我!
锦衣夜行 · 第100章 归心似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