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晖堂内,寂静无声,唯有更漏滴答,以及徐天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他双目紧闭,眉头紧锁如川,额头上青筋微微跳动,细密的汗珠不断渗出、汇聚,顺着坚毅的脸颊滑落,砸在冰冷的地砖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他的意识,正沉浸在浩瀚无垠的“寰宇星图”之中,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冲击。
那感觉,仿佛孤身一人立于星河风暴的中心,无数闪烁着冰冷光泽的知识碎片——历史的尘埃、制度的骨架、经济的脉络、人心的幽暗——如同狂暴的陨星群,呼啸着撞击他的神魂。
“遏制…门阀…集权…”他几乎是以意志力在嘶吼,努力维持着意念查询的焦点,在这知识的狂潮中捕捉那能照亮前路的灯塔。
巨大的消耗让他识海刺痛,几欲干涸,甚至隐隐嗅到了一丝血腥气。
自绑定这星图以来,他多是查询具体技术、地理或短期战术,从未像今日这般,试图从这超越时代的智慧库中,挖掘一套系统性的、根治千年顽疾的政治策略。
终于,那狂暴的信息流开始减缓、梳理、整合。星图那冰冷无情、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烙印入意识的信息流,开始呈现结果:
“基于宿主所处时代背景、生产力水平及当前权力结构,针对传统门阀士族势力,提供系统性削弱策略组合方案如下:”
“核心原则:渐进替代,制度重构,釜底抽薪。”
“策略一:科举革新,拓宽寒门晋身之阶。”
“细化方案:1. 扩大取士名额,尤其增加明算、明法、实务策论等科目比重,降低纯经文诗赋权重,冲击门阀文化垄断。2. 推行‘糊名誊录制’,最大限度杜绝荐举请托,保证考试相对公正。3. 由中央直接派遣学政官员至地方州府主持院试、乡试,削弱地方豪族对初级科举的影响力。4. 对及第寒门士子,优先授予京畿及要害部门职位,避免其即刻陷入地方门阀关系网。”
“策略二:经济杠杆,削弱其生存根基。”
“细化方案:1. 严格推行‘输籍定样’,大规模、高精度清查天下田亩户籍,尤其重点核查门阀隐匿之田产、荫户。2. 推行‘两税法’或以类似原则改革税制,简化税目,以资产(主要为土地)多寡为征税主要依据,扩大税基,使占地众多的门阀无法逃避赋税。3. 设立平准署、市舶司等机构,加强官营专卖(盐、铁、茶、酒等),控制关键商品流通,压缩门阀商业利润空间。4. 尝试推行‘青苗法’雏形,由官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打击门阀地主的高利贷盘剥。”
“策略三:军事与人事调整,剪除其爪牙。”
“细化方案:1. 持续推行‘强干弱枝’政策,精锐中央禁军,轮调边镇将领,防止武将与其驻地门阀勾结。2. 官员任命强调‘回避制度’,本地人不得任本地长官,防止形成地方势力集团。3. 建立独立于行政体系的监察系统(如御史台加强垂直管理),直接对君主负责,重点监察地方豪强与官员勾结。”
“策略四:培植新贵,构建新的权力平衡。”
“细化方案:1. 坚定不移地倚重现有寒门或庶族出身的核心班底(如:张谏、高郁、徐忠、杜仲、李仁、王神机等),授予实权,封赏爵位,使其家族迅速崛起,成为制衡旧门阀的新兴力量。2. 有意识地从科举新晋者、军功卓着者中挑选人才,给予机会,培养其忠诚,形成‘天子门生’群体。3. 鼓励新贵与旧门阀通婚需谨慎,需以新贵为主导,避免被反向同化。”。
“风险提示: 上述策略需循序渐进,避免激起强烈反弹。当前阶段,宿主仍需部分依赖门阀财力、物力支持统一战争及初期建设。建议采取‘温水煮蛙’策略,优先推行阻力较小、见效较快的方案(如科举微调、重点清查),待中央权力进一步巩固、新贵集团成长后,再逐步加大力度…”
信息流至此缓缓停止。
徐天猛地睁开眼睛,踉跄一步,扶住身旁的沉香木案几才稳住身形。
他脸色苍白,大脑如同被掏空后又塞入了万钧巨石,沉重而滞涩。
他剧烈地喘息着,接过侍立在旁、面露担忧之色的李肆及时递上的温参茶,一饮而尽,一股暖流涌入丹田,才稍稍驱散了那深入骨髓的疲惫与冰冷。
“大王…”李肆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
“无妨。”徐天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他缓缓坐回椅中,闭上眼,慢慢消化、吸收着脑海中的策略。
星图的建议,系统、冷酷,直指核心。尤其是最后那“风险提示”,如同冷水浇头,让他沸腾的杀意和急于求成的心冷静了下来。
“仍需部分依赖门阀财力、物力…”是啊,现在摊子铺得这么大,北伐在即,水师要养,火器要造,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各处水利工程要修,光靠高郁拼命搜刮和新设的两税司,仍是捉襟见肘。那些传承数百年的门阀,家中积累的钱粮、布帛、矿产,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此时若手段过于激烈,逼得他们狗急跳墙,或是消极抵抗,于大局不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