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潜力初显·诚一郎的考量
夜色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沉压在幸平餐馆的瓦檐上。后巷的排水管偶尔滴下两滴残雨,在青石板上敲出单调的声响,混着远处居酒屋飘来的三弦琴余韵,把秋夜的静谧拉得又细又长。
厨房的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照亮了案台上残留的水渍。诚一郎端来两碗刚温好的味噌汤,粗陶碗沿还沾着细密的热气。他把其中一碗推到李浩面前,瓷勺与碗壁碰撞,发出清脆的响。
“阁楼虽小,胜在安静。”诚一郎往汤里撒了把葱花,绿色的碎末在乳白的汤面打着旋,“暂时先住那儿吧,等找到合适的住处再说。”
李浩双手捧着碗,掌心被烫得微微发麻,却不敢松开。他能闻到味噌的醇厚香气里混着昆布的清鲜,这味道让他想起穿越前母亲熬的海带排骨汤,喉头忽然有些发紧。“谢谢您,诚一郎先生。”他低着头,声音闷闷的,“给您添麻烦了。”
“麻烦谈不上。”诚一郎呷了口汤,目光落在李浩握着勺子的手上。那双手骨节分明,指腹却没什么薄茧,不像是常年跟锅碗瓢盆打交道的人。“你说你是中国乡下料理世家出身?”
李浩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下。他早就在心里把说辞打磨了无数遍,此刻却还是免不了慌神。“是……是的。”他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家里以前开着小馆子,后来出了点事,实在混不下去了,才想着来日本碰碰运气。”
他不敢抬头看诚一郎的眼睛,只能盯着碗里晃动的倒影。穿越到这个《食戟之灵》的世界已经三天,他从最初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小心翼翼,全靠着这套临时编凑的身世勉强立足。至于那天在菜市场意外触发的“食材发光”现象,更是他绝不能泄露的秘密。
“哦?”诚一郎的声音听不出情绪,“那倒是巧了。我这小馆子虽说是做和食的,倒也常遇到懂中式料理的客人。”他放下汤碗,指尖在粗糙的木桌上轻轻敲了敲,“说起来,昨天你帮着处理萝卜时,那刀工倒是挺规整。”
李浩握着勺子的手紧了紧。那是他穿越前跟着家里老人学过几年基础刀工,没想到在这里被注意到了。“家……家里从小教的,就会点皮毛。”
“皮毛?”诚一郎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成几道沟壑,“切萝卜的‘滚刀块’讲究大小均匀,每块都得带点弧度,这样下锅才容易入味。你切的块头误差不超过半厘米,刀刀落得都在同一个角度上,这可不是‘皮毛’能解释的。”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李浩微微发颤的手腕上:“不过话说回来,你的握刀姿势倒是生涩得很,手指发力的位置也不对,倒像是……很久没碰过刀了。”
李浩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他知道自己露了破绽,穿越后这具身体的原主根本不会做饭,他虽然有记忆里的刀工底子,却一时改不掉生疏的肢体习惯。“是……是因为太久没做了,有点手生。”他结结巴巴地辩解,心跳得像要撞破肋骨。
诚一郎却没再追问,只是重新端起汤碗,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幸平餐馆有个规矩。”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沉了些,“在这里,身份、来历都不重要。”
李浩抬起头,对上诚一郎深邃的目光。那双眼睛里像盛着几十年的烟火气,看得人心里发虚,却又莫名觉得踏实。
“味道,才是唯一的通行证。”诚一郎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往后在这里做事,拿出真本事来比什么都强。”
李浩重重地点了点头,把那句“谢谢”咽回肚子里,化作一股暖流涌进心里。他知道,诚一郎这是没戳破他的隐瞒,却也暗暗给了他一个机会。
夜色渐深,厨房的灯光在两人之间投下交错的影子。味噌汤的热气慢慢散去,留下碗底沉淀的咸鲜,像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在寂静的秋夜里悄然发酵。
第二天午后的阳光正好,透过木格窗在地板上拼出细碎的光斑。创真正趴在案台上研究新的酱汁配方,鼻尖几乎要碰到盛着味噌的小碗,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推门声惊得抬起头。
“诚一郎先生!不好了!”田中部长的公文包带子还没来得及松开,额头上的汗珠已经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是附近一家贸易公司的高管,也是幸平餐馆的常客,此刻平日里总是挂着笑容的脸,此刻却皱得像颗被揉过的纸团。
诚一郎正在擦拭吧台的玻璃杯,闻言转过身:“田中君,先别急,坐下喝杯茶。”
“喝不下啊!”田中急得直摆手,双手在胸前胡乱比划着,“刚才接到电话,总公司临时派了四位华夏客户过来考察,说是想尝尝‘正宗的中式家常菜’,一个小时后就到!”
他扒着吧台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您也知道,我们这单合作谈了快半年了,就差最后这一步。客户特意提了想吃家乡菜,要是搞砸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