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之抉择
清晨六点的赛场,比想象中更安静。
天光还没完全亮透,青灰色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贴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上。透过玻璃望出去,远处的天际线正被初生的太阳染成淡金色,像被谁用毛笔蘸着金粉,轻轻扫过宣纸。赛场内部,只有几盏应急灯亮着,在空旷的场地中央投下一圈圈昏黄的光晕,照得那些冰冷的料理台、金属支架都像沉默的巨兽,伏在地上等待苏醒。
工作人员踩着软底鞋穿梭在通道里,脚步声被吸音地板吸走,只留下推车轱辘碾过地面的细微声响。他们正往评审席上摆放餐具——清一色的白瓷盘,边缘薄得像纸,在微光里泛着温润的光。谁都知道,今天的餐具必须是最素净的,因为昨夜组委会就放出消息:决赛主题,将在清晨揭晓。
七点整,赛场顶部的环形屏幕突然亮起。不是刺眼的白光,而是柔和的暖黄,像破晓时的第一缕阳光。紧接着,一个巨大的汉字在屏幕中央缓缓浮现,笔锋遒劲,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
【清】
只有一个字,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最先打破寂静的是观众席传来的抽气声。昨夜熬夜守在赛场外的记者们立刻举起相机,快门声像密集的雨点;前排的专业评审们交换着眼神,薙切绘里奈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落在那个“清”字上,朱唇微抿;幸平城一郎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这道题,是专门为那两个决赛选手准备的。
选手通道里,美作昴站在阴影与晨光的交界处。他的白色实验服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连袖口的褶皱都像是用尺子量过。屏幕上的“清”字映在他的镜片上,折射出一道锐利的光。他嘴角勾起的弧度极淡,却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像是听到了一个早就猜到的答案。
“果然是‘清’。”他低声自语,指尖在虚空一点。虚拟的系统界面立刻在他面前展开,淡蓝色的光屏上,数据流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每一次敲击都带着金属碰撞般的脆响,“植入99道过滤程序,启动分子级筛选模块。”
光屏上瞬间跳出密密麻麻的指令:
【食材筛选:启用激光光谱仪,剔除细胞活性低于98.7%的蔬菜;】
【水质净化:通过7级反渗透膜过滤,残留矿物质控制在0.01mg/L以下;】
【汤底提纯:低温真空蒸馏,去除分子量大于300道尔顿的杂质;】
【最后一步,启用超临界CO?萃取,确保风味物质纯度≥99.99%。】
他的助手,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年轻研究员,在旁边捧着记录板,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美作先生,99道程序……就算我们启用三台并行处理器,至少也需要四小时十七分钟。决赛限时是五小时,这样会非常紧张,万一中间某个环节出了误差……”
“误差?”美作冷笑一声,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助手,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我的系统里没有‘误差’这个词。”他抬手调出一个三维模型,画面里是一株白菜的横截面,每个细胞都被标上了绿色或红色的小点,“看到这些红色标记了吗?是含有微量草酸的细胞,占比0.37%。普通人的舌头尝不出来,但在‘清’的主题下,这就是致命的杂质。”
他的手指点在模型上,红色小点瞬间被高亮,“99道程序,不是为了炫耀技术,是为了从根源上消灭‘不纯粹’。‘清’的本质,是绝对的纯净——没有多余的味道,没有无关的分子,没有任何能干扰味觉的变量。”
他转头看向李浩所在的方向,虽然隔着厚厚的隔墙,语气里的轻视却像针一样尖锐:“李浩想靠所谓的‘心意’取胜?真是可笑。他以为守在灶台前熬几天汤,凭着感觉加加减减,就能理解‘清’的真谛?”他的指尖在光屏上重重一点,【最终纯净度目标:100%】的字样弹出,带着刺眼的红色,“数据会证明,人类的感官太迟钝,情绪太冗余,只有精密计算,才能抵达‘清’的终点。”
不远处的另一间准备室里,李浩正站在窗前。晨光透过他身后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他的影子,长长的,像一株沉默的树。他看着屏幕上那个“清”字,目光沉静得像一潭深水。
这个字,他太熟悉了。
爷爷的厨房里,总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刻着“清”。小时候他问爷爷,为什么做佛跳墙这种浓味的菜,却要挂这个字。爷爷当时正蹲在灶前添柴,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阿浩,浓和清不是对头。佛跳墙看着浓,底子得清——汤要吊得清,食材要洗得清,连心里都得清,不能有半分杂念,不然熬不出真味道。”
后来在四宫的料理教室,那碗开水白菜更让他明白:“清”不是寡淡,是洗尽铅华后的本真。像深秋的天空,去掉了夏的浓云、春的薄雾,只剩下最纯粹的蓝;像陈年的茶,褪去了新茶的青涩,只留下温润的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