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远月之巅,战鼓擂响(续写)
田所惠的白色厨师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每一步都带着细微的声响,在喧闹的赛场中却显得格外清晰。她下意识地跟在刘晓燕身后,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对面缓缓走来的睿山枝津也——曾经在远月的料理课堂上,这位学长总是穿着笔挺的校服,手中拿着精准的料理计时器,连切菜的角度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那时的他虽然严苛,眼中却有着对料理的执着与热爱;可如今,他的校服换成了深灰色的斗篷,原本明亮的眼神变得空洞如深渊,连走路的姿势都带着机械感,仿佛被无形的线操控的木偶。
“别盯着他看,惠。”刘晓燕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她脚步未停,眼神却锐利地锁定对面的黑鸦,“他现在不是你认识的睿山枝津也,是‘冥王星’的傀儡。咱们要是分心,说不定第一回合就会栽跟头。”
田所惠猛地回过神,连忙低下头,手指轻轻捏住围裙上的辣椒挂件——挂件是用红绳串起来的,辣椒造型的吊坠是用陶土烧制的,表面还涂着一层亮釉,摸起来温热光滑,仿佛带着刘晓燕家乡的烟火气。这股细微的触感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她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时,眼神已经多了几分坚定。
两人很快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料理台前。料理台是不锈钢材质,表面打磨得光亮如新,倒映出她们的身影。田所惠伸手摸了摸智能温控燃气灶的开关,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她熟练地按下按钮,蓝色的火焰瞬间窜起,稳定而均匀——远月的设备总是这样可靠,可她心里清楚,这场对决的胜负,从来不是靠设备就能决定的。
与此同时,睿山枝津也与黑鸦也站在了对面的料理台前。黑鸦放下手中的黑色箱子,弯腰打开——箱子里没有常见的食材或厨具,而是装着几支透明的玻璃管,管内装着暗紫色的液体,液体中还漂浮着细小的黑色絮状物,看起来像极了变质的墨汁。他拿起一支玻璃管,递给睿山枝津也,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木头:“按照计划来,别出岔子。”
睿山枝津也机械地接过玻璃管,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将玻璃管放在料理台的角落,随后开始整理食材。他的动作依旧精准,甚至比以前更加熟练,可田所惠却看得心头一紧——那不是对料理的热爱,而是纯粹的“执行命令”,就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没有任何情感波动。
“现在,公布第一轮主题料理!”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穹顶的巨型电子屏上,“主题:家乡的记忆”几个大字缓缓浮现,蓝色的字体渐渐变成温暖的橙黄色,仿佛在呼应“记忆”二字,“请双方选手在九十分钟内,完成一道能唤起‘家乡记忆’的料理。评审将从‘味道’‘意境’‘情感传递’三个维度进行评分,总分高者获胜!”
“家乡的记忆……”田所惠喃喃自语,眼中泛起一丝光亮。她的家乡在偏远的山村,那里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昂贵的食材,却有着清晨山林间的雾气、奶奶在厨房熬煮的高汤、还有放学后小伙伴们一起采摘的野菜。那些记忆里的味道,是她最熟悉、也最能传递温暖的味道。
刘晓燕则挑了挑眉,从食材架上取下一把晒干的七星椒,放在鼻尖轻嗅——辣椒的辛辣气息瞬间钻入鼻腔,让她想起了四川老家的灶台。小时候,外婆总是在灶台前熬制红油,红亮的油锅里翻滚着辣椒与花椒,香气能飘满整个巷子,邻居家的小孩总会趴在院门口,等着外婆分一勺红油拌面条。“家乡的记忆啊……”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正好,让那两个家伙尝尝,什么叫真正的‘有温度的料理’。”
就在两人开始准备食材时,黑鸦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黑色装置,放在料理台的边缘。装置启动后,发出微弱的嗡嗡声,一道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黑色屏障以装置为中心扩散开来,笼罩了他们的料理区域。薙切绘里奈站在选手通道口,指尖的刺痛感突然加剧,她皱着眉对李浩说:“那是‘黑暗波动发生器’,能扭曲周围的料理气息,让食客在品尝时不自觉地被负面情绪影响。”
李浩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伸手握住腰间的永灵刀,刀柄传来的温润触感让他冷静下来:“别担心,绘里奈。惠的料理最擅长传递温暖,晓燕的辣度足以冲破任何黑暗气息。她们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赛场中央,田所惠已经架起了一口陶瓷砂锅,开始熬煮高汤。她从食材架上取下昆布、柴鱼花、干香菇,这些都是最常见的高汤原料,却也是她家乡最常用的食材。昆布需要用清水浸泡三十分钟,去除表面的杂质;柴鱼花要选最新鲜的,这样熬出的汤才会鲜甜;干香菇则要提前用温水泡发,保留香菇的香气。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每一个步骤都带着对食材的尊重,仿佛在与家乡的记忆对话。
刘晓燕则在处理辣椒与花椒。她用剪刀将七星椒剪成小段,去掉里面的籽——这样既能保留辣椒的香气,又不会过于辛辣;汉源花椒则要放在无油的铁锅中翻炒,直到炒出香味,再用石臼捣成粉末。她的动作干脆利落,剪刀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裁剪都精准无比;捣花椒时,石臼与石杵碰撞发出的声响,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田所惠熬煮高汤的咕嘟声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