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漫过青琅居的石阶时,石凡已在淬体台站了一个时辰。五窍气血在温脉汤的滋养下愈发圆融,他正尝试将沈墨教的 “静心式” 融入剑穗轨迹 —— 灵蚕丝穗子在晨光中划出的弧线越来越平稳,与青纹石剑坠的共鸣也愈发清晰,像根牵着灵气的丝线,轻轻拨动着天窍中的紫金气旋。
“石兄,你这剑穗舞得快赶上内门弟子了。” 林修抱着捆新采的清心草走来,草叶上的露珠滴在石阶上,晕开细小的水痕,“苏婉师妹说,用晨露浸泡灵蚕丝,能让穗子的灵气传导再提一分。”
石凡停下动作,剑穗的轨迹在身前凝出淡淡的灵气残影。他想起孙默长老在藏经楼说的 “剑穗引气术”,将五窍气血凝成细流注入穗子,灵蚕丝果然泛起微光,与远处内门弟子的飞剑灵光产生了极淡的呼应。
“王崎呢?” 石凡接过清心草,打算送去丹鼎堂让苏婉帮忙炮制 —— 这种草晒干后与赤血芝配伍,能中和突破时的燥气,是他为冲击六窍做的准备。
“在启窍堂帮白玄长老整理窍穴图谱呢。” 林修压低声音,“昨天竹坞堂的李茂带了两个人,在淬体台附近鬼鬼祟祟,被赵虎一拳打跑了。那家伙还放话,说要在你进内门前给点颜色看看。”
石凡的天窍微微一沉,五窍气血在经脉中凝成细流。他知道李茂只是跳梁小丑,真正该提防的是躲在后面的张彪与刘长风。但此刻不宜节外生枝,内门的消息未到,任何冲突都可能影响最终结果。
“让赵虎别冲动。” 石凡将清心草捆好,“等内门的消息定了再说。”
巳时的功法课上,郑岳执事教了 “青云十三式” 的第八式 “峰回路转”。这式剑法讲究剑势陡转,灵气在剑尖形成回环,与御剑术的 “折返式” 有异曲同工之妙。石凡练到第三十遍时,剑尖的灵气回环突然稳定下来,引得周围弟子纷纷侧目。
“不错,已摸到剑意门槛。” 郑岳的竹杖在他肩头轻轻一敲,目光扫过演武坪西侧,“刘长风刚才还在那边张望,估计是想看看你有没有被考核影响修行。” 他突然凑近,声音压得极低,“柳沧澜长老年轻时在雷霆崖历练,曾与张氏矿脉的人交过手,你进内门后若能得他指点,御剑术会进步更快。”
石凡点头应下,天窍中的气旋转为细密。他能 “听” 到郑岳的气血里藏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后辈的期许,也有对往事的沉郁 —— 这位红脸执事,或许比表面看起来更了解张氏的底细。
午时的灵食刚过,沈墨的飞剑便落在演武坪中央。内门弟子的月白长袍在阳光下泛着灵光,他手里拿着卷明黄卷轴,显然是宗门的正式文书。周围的外门弟子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石凡。
“石凡师弟,恭喜。” 沈墨展开卷轴,声音清冽如泉,“经掌门柳乘风与诸位长老议定,你通过内门考核,即日起晋升内门弟子,赐居‘听风小筑’,每月可领十斤上品黄髓、三枚固脉丹,以及进入青云秘境的资格。”
石凡走上前接卷轴时,天窍中的紫金气旋转为平和。卷轴上的朱砂印鉴泛着淡淡的灵气,与青纹石剑坠产生共鸣,显然是用宗门灵墨书写的。沈墨将块刻着 “内二九七” 的令牌递给他:“这是内门身份牌,凭此可去藏经楼四楼、丹鼎堂内厅,还有‘器符阁’领取一套基础御剑术具。”
“沈师兄,敢问青云秘境何时开放?” 石凡握紧令牌,五窍气血因激动微微波动 —— 青云秘境的灵气浓度是外界十倍,正是冲击六窍的绝佳之地。
“下月初一。” 沈墨的飞剑突然升空,在演武坪上空划出三道连续的 “静心式” 轨迹,“这是内门弟子的‘迎客礼’,你且看好了,御剑术的精髓不在快,而在圆。”
飞剑留下的灵气轨迹在阳光下久久不散,像三道悬浮的光弧。外门弟子的惊呼声此起彼伏,林修更是跳起来拍手,赵虎的阔刀在地上顿出沉闷的响声,苏婉站在药圃边,玉簪反射的阳光正好落在石凡的令牌上,亮得晃眼。
沈墨离开后,刘长风带着两个竹坞堂弟子匆匆走过。李茂的目光在石凡的内门令牌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低着头跟在后面,连句酸话都没敢说 —— 外门与内门的差距,如同淬体境与通脉境的鸿沟,已不是他们能逾越的。
下午的自由修习时间,石凡去了揽月楼交还外门任务令牌。执事台后的周管事笑着递给他本《内门任务总览》:“石师弟以后就是内门高人了,这上面的中高阶任务都适合你,尤其是‘雷霆崖探查’,据说最近有新的灵脉异动。”
石凡翻开总览时,天窍中的气旋转为冰冷 —— 雷霆崖正是张氏矿脉的所在地,任务描述里提到 “需留意雷纹石的异常生长”,显然与吴听之前说的 “强行催熟” 相呼应。他将书页折角,默默记在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