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试剑坪的玄铁碑上凝成细珠,石凡握着铁剑站在碑前,灵蚕丝穗子在指尖轻轻晃动。他按照沈墨教的 “静心式”,让剑穗在空中划出圆润的弧线,青纹石剑坠随之震颤,与碑上的剑痕产生淡淡的共鸣 —— 这是御剑术的基础 “剑穗引气”,虽不能御使飞剑,却能锻炼灵气与心神的契合度。
“石兄,你的穗子划得比昨日圆了。” 林修抱着《御剑术精要》跑过来,书页上用朱砂标着 “气随穗动,穗随心转” 的批注,“内门的楚瑶师姐说,这招练到极致,剑穗能在空中写出‘青云’二字,那时才算入门。”
石凡的目光落在书页的飞剑图谱上,图中女子的剑穗正缠绕着飞剑,灵气轨迹如银线穿珠。他想起沈墨的飞剑总与指尖保持三寸距离,原来这 “剑穗引气” 正是御剑术的根基 —— 淬体境修士虽不能凝聚灵气成剑,却能通过穗子的轨迹熟悉灵气流动,为通脉境的 “剑随心动” 打基础。
“楚瑶师姐是内门御剑术的佼佼者吧?” 石凡收剑回鞘,天窍中的紫金气旋转为细密。
“可不是嘛。” 林修翻到内门弟子名录,“她是掌门柳乘风的亲传弟子,通脉境七重,最擅长‘落英缤纷’的御剑术,飞剑能化作漫天光点,去年凌霄试炼拿了第三名。” 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她和张昊有过节,上次在藏经楼还差点动手。”
石凡的天窍微微一沉,五窍气血在经脉中凝成细流。与张氏有隙的内门弟子,或许能成为将来的助力,但他此刻更需沉心修炼 —— 沈墨说过,御剑术最忌心浮气躁,尤其是在灵气尚未化形的淬体境。
巳时的功法课,郑岳执事教了 “青云十三式” 的第八式 “青云直上”。这式剑招需将气血从曲池穴猛地灌入剑尖,配合太冲穴的爆发力,剑势如登云梯,与御剑术的 “飞剑升空” 有异曲同工之妙。石凡练到第十五遍时,剑尖的灵气终于能形成寸许长的气柱,引来周围弟子的低低惊叹。
“不错,有点意思。” 郑岳的竹杖在他肩头一拍,“楚瑶那丫头当年练这招,用了整整七日才凝成气柱,你比她快了两日。” 他突然转向西侧,“张彪,你盯着试剑坪看什么?执法堂没事做了?”
石凡顺着执事的目光望去,张彪正站在演武坪的拐角,手里的铁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听到郑岳的呵斥,他悻悻地转身离开,路过竹坞堂弟子时,低声说了句什么,刘长风的脸上立刻露出幸灾乐祸的笑。
“别理他们。” 郑岳的声音放低,“内门的消息下午就该到了,柳长老向来公正,不会受张彪影响。” 他的竹杖在玄铁碑上点了点,“这碑下埋着块‘聚灵玉’,你每日来此练剑,灵气吸收能快一成。”
午时的灵食,苏婉带来了新熬的 “灵犀羹”。汤里浮着切成细丝的 “龙须草”,散发着淡淡的灵气,她笑着说:“周明远师叔说,龙须草能滋养心神,练御剑术时不易走火。” 她的目光落在石凡的剑穗上,“这灵蚕丝沾了你的气血,已能引动微量的天地灵气,再养些时日就能当飞剑的引信了。”
赵虎的阔刀在石桌上顿了顿,碗里的灵犀肉溅出几滴:“揽月楼新挂了个‘护灵草’任务,去黑风谷采集,奖励五斤上品黄髓,还能换本《御剑术入门》的抄本。” 他从怀里掏出块玉简,“我托矿脉的王大叔查过,谷里的凶兽最多开六窍,我们三个组队稳得住。”
吴听不知何时坐在了对面,指尖在石桌上画着黑风谷的地图:“谷心的风眼有股乱流,灵气会干扰听风诀,你们得带‘定风珠’。器符堂的秦绣娘那里有卖,用三斤中品黄髓就能换。” 他突然抬头,“楚瑶师姐上午去了藏经楼,借阅了《张氏矿脉图谱》,说不定她也在查张家的事。”
石凡的天窍微微发热,将苏婉给的龙须草羹一饮而尽。他想起沈墨说的 “剑随心动”,或许楚瑶师姐的御剑术,正是为了对付张氏的雷纹石 —— 雷纹石能引雷,而飞剑的速度正好能避开雷电的锋芒。
下午的自由修习时间,石凡去了器符堂。秦绣娘坐在柜台后,正用灵蚕丝编织符纸,她的指尖泛着淡金色的灵气,比苏婉的丹火灵气更细腻 —— 这是器符境修士的 “织符手”,能将灵气编入丝线,让符纸的威力提升三成。
“是石师弟吧?” 秦绣娘抬头一笑,眉眼间带着淡淡的书卷气,“赵虎托我给你留了颗定风珠。” 她从抽屉里取出个琉璃瓶,里面的圆珠泛着淡蓝色的光,“这珠子能定住三尺内的灵气乱流,黑风谷的风眼正好用得上。”
石凡接过琉璃瓶,天窍中的气旋转为细密。定风珠的灵气频率与吴听给的图谱完全一致,显然秦绣娘早已算到黑风谷的环境。他取出三斤中品黄髓放在柜台上:“再麻烦绣娘给剑坠加个‘聚气阵’,能让灵气吸收快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