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久违的坚实土地,感受着与海洋截然不同的干燥空气与厚重气息,焱铭团队没有选择在沿海城镇过多停留。普通的物资补给在之前的航程中已经基本备齐,而雇佣向导则意味着增加暴露风险和不确定性。相比之下,洛林祭司整理出的那些关于古代风元素崇拜的零星线索,虽然渺茫,却可能指向更本质的奥秘。
“根据记载,大陆西部在远古时期,曾存在过崇拜‘天空与风之主’的部落和城邦。他们并非强大的魂师势力,却掌握着与风元素沟通的独特秘法。岁月的尘埃掩埋了大多数痕迹,但一些位于人迹罕至之处的古老遗迹,或许还保留着只言片语。”洛林指着摊开的大陆西部简图,上面有几个他用朱砂小心翼翼标记出的模糊区域,“其中最有可能存在线索的,是位于‘咆哮戈壁’边缘,被称为‘风语者神殿’的废墟。”
“咆哮戈壁…风语者神殿…” 焱铭重复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就去那里。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值得我们去探寻。这或许能让我们在进入叹息之风谷前,掌握更多的主动。”
目标既定,团队立刻启程。他们购置了足够的骆驼和清水,告别了湿润的沿海地带,一头扎进了广袤而荒凉的内陆。
西行之路,并非坦途。越是深入内陆,地势便越发崎岖,植被逐渐稀疏,最终被一望无际的黄色戈壁所取代。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热浪扭曲着远处的景象,干燥的风卷起沙砾,打在脸上隐隐作痛。这里的环境与南海的浩瀚和生命绿洲的葱郁形成了鲜明对比,充满了苍凉与严酷。
唐三的蓝银皇武魂在这种极端干旱环境下受到了不小的压制,但他凭借强大的魂力修为和蓝银皇本身坚韧的生命力,依旧能够维持队伍的饮水补给和一定程度的环境感知。影烬和影锋则更能适应这种环境,寂灭与阴影的力量在戈壁的死亡与寂静中似乎更加如鱼得水。
洛林祭司则凭借其对古老星象和地脉的知识,在茫茫戈壁中指引着方向,避开了一些流沙区和能量紊乱的险地。
经过十余日的艰苦跋涉,根据星象和古老地图的比对,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片位于巨大风蚀岩柱群深处的废墟。
残破的、由巨大黄色石块垒砌的建筑群半掩在沙丘之中,只剩下断壁残垣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石壁上雕刻着早已模糊不清的、描绘着先民祭祀风神、驾驭狂风的壁画。岁月的力量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寂静是此地唯一的主旋律。
“这里就是‘风语者神殿’…” 洛林抚摸着一块刻有流云纹路的石柱,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据说,这里的祭司能听懂风的声音,预知风暴的来临,甚至能与风之灵进行简单的交流。”
众人分散开来,仔细搜寻着这片广阔的废墟。大部分区域都已被黄沙覆盖,或者只剩下基础的地基。焱铭释放出精神力,如同精细的梳子,细细感知着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中可能残留的能量波动或信息碎片。
灵域境的精神力在这种探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能感知到那些肉眼无法察觉的、石壁深处蕴含的微弱风元素气息,以及某些特定结构对气流产生的奇异引导效果。
突然,在废墟最深处,一座相对保存完好的、类似祭坛的圆形建筑吸引了焱铭的注意。祭坛中央,矗立着一根歪斜的、通体布满蜂窝状孔洞的奇异石柱。当戈壁的风穿过这些孔洞时,并未发出呜咽的悲鸣,而是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却富有某种奇特韵律的、仿佛低语般的嗡鸣!
“在这里!”焱铭低呼一声,众人立刻围拢过来。
唐三闭上眼睛,仔细感知着那风穿过孔洞产生的韵律,他的蓝银皇对生命与能量的敏感让他捕捉到了更多:“这声音…不像是无意义的噪音,更像是一种…加密的语言?或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影烬尝试着将一丝寂灭魂力注入石柱,石柱表面的蜂窝孔洞微微亮起,但那低语般的风声却骤然变得尖锐刺耳,充满了排斥。“它拒绝毁灭性质的力量。”影烬立刻收回了魂力。
焱铭心中一动,他走上前,并未动用任何魂力,而是将手掌轻轻按在冰凉的石柱上。他闭上双眼,不再用精神力去“分析”或“探查”,而是尝试去“倾听”,去“感受”。
他调动起体内那三种源火平衡后产生的调和之力,让这股平和、包容的气息自然流淌,通过手掌与石柱建立联系。他不再试图去理解那风语的“含义”,而是去共鸣其“状态”。
渐渐地,在那富有韵律的风声低语中,他仿佛“听”到了一些破碎的画面和信息:
一片无尽的青色原野,自由的风穿梭其间,带来远方的种子与故事……
先民们围绕着篝火,对着天空祈祷,感激风的馈赠,敬畏风暴的威严……
一位身穿白袍的祭司,站在类似这根石柱前,并非用力量控制风,而是敞开心灵,与无形的风之灵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彼此尊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