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落下来时,“方舟”的屋顶和种植区的大棚都覆上了一层薄白。王斐站在了望塔上,看着雪花飘向远处的营地——东部营地的烟囱冒着笔直的炊烟,南部营地的大棚上积着雪却透着暖光,北部营地的金属工坊还隐约传来机器声,心中踏实了不少。
“首领,各营地的取暖炉都安装好了,‘牧云’营地的腊肉也分运到各营地了。”夜莺拿着一份报表走上塔,“就是西部山区的雪下得比预计大,‘牧云’营地到北部营地的路有点打滑,运帆布的车可能要晚半天到。”
王斐接过报表,指尖划过“物资到位情况”一栏:“让北部营地派两辆带防滑链的车去接,再给‘牧云’营地送些融雪盐,别让路冻住。另外,问问各营地的老人和孩子,皮袄够不够暖,要是不够,‘方舟’仓库里还有备用的。”
没过多久,东部营地传来消息——老郑带着人在山林里发现了一窝冻僵的小兔子,还有几只受伤的野鸡。“我们把兔子和野鸡带回营地了,想养在棚子里,等开春了繁殖,以后各营地也能多些肉吃。”老郑在通讯里说,“就是我们营地没养过这些,想请‘牧云’营地派个人来指导指导。”
王斐立刻联系老秦,老秦爽快地答应:“我让营地的老兽医明天就去东部,顺便把我们新配的饲料带过去,保证让兔子和野鸡活下来。”
第二天,“牧云”营地的老兽医带着饲料,坐着带防滑链的车赶到东部营地。老郑早就带着人把棚子搭好了,里面还生了取暖炉,温度正好适合小动物。老兽医教大家给兔子喂温水拌饲料,给受伤的野鸡包扎伤口,还留下了一张饲养手册:“这些小家伙抗冻,只要别让它们吹着冷风,多喂点高蛋白的饲料,开春就能下崽了。”
南部营地的大棚里,苏梅正带着人检查蔬菜的生长情况。虽然外面下着雪,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白菜、萝卜长得绿油油的。“我们今天摘了两百斤蔬菜,准备分运给各营地,让大家冬天也能吃上新鲜菜。”苏梅对着通讯器说,“就是大棚的门有点漏风,我们用北部营地送来的帆布加固了一下,现在暖和多了。”
北部营地的工匠坊里,赵强正带着人赶制新的农具。虽然冬天是农闲季,但他们还是想提前做好犁耙和播种机,等开春了就能直接送到各营地。“我们还做了些雪铲和雪橇,”赵强笑着说,“雪铲给各营地清路用,雪橇能帮‘牧云’营地运牛羊饲料,一举两得。”
傍晚时分,“方舟”的广场上举办了“雪地联欢会”。各营地的居民都来了,有的带着烤红薯,有的带着腊肉,有的带着自制的麦酒。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热乎的食物,聊着过冬的趣事。小远和几个孩子穿着羊皮袄,在雪地里堆雪人,笑声传遍了整个山谷。
王斐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个冬天之所以能这么安稳,是因为联盟的每个人都在互相帮助——东部营地提供木材,南部营地提供蔬菜,北部营地提供工具,“牧云”营地提供肉和皮毛,“方舟”则协调调配,大家像一家人一样,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雪越下越大,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篝火的光芒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联盟的未来。王斐相信,只要五营团结一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一起克服,在这片废墟之上,筑起一个永远温暖、永远充满希望的家园。
“方舟”的通讯室里,电波突然变得嘈杂。老秦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从扬声器里断断续续传来:“王首领!快……‘牧云营地’的牧场被雪压塌了!十几只牛羊被困在里面,还有两个牧民没出来……”
王斐猛地站起身,抓起对讲机:“老秦,先别慌!你们先把没被困的人转移到安全的房子里,用取暖炉保持体温,我们马上派救援队过去!”挂掉通讯,他立刻召集队员——陈默带二十名精锐队员,携带液压钳、绳索和取暖设备;医疗组带上急救箱和冻伤膏;后勤组则准备热汤、馒头,装在保温桶里。
“北部营地离‘牧云’最近,让赵强派两辆带防滑链的卡车,再带些金属支架,用来加固坍塌的牧场棚顶!”王斐一边穿防寒服,一边对着对讲机下令。赵强的声音很快传来:“已经准备好!我们的人带着工具在路口等你们,一起去‘牧云’!”
车队在雪夜里疾驰,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能见度不足十米,陈默不得不放慢车速,靠路边的树木辨认方向。“还有多久到?”王斐看着手表,距离老秦求救已经过去一个小时。“快了,过了前面的山口就是‘牧云营地’了!”驾驶员回答。
终于,车队抵达“牧云营地”。牧场的棚顶已经塌了大半,积雪覆盖在断裂的木梁上,几个牧民正拿着铁锹,试图挖开积雪救人,却被老秦拦着:“别乱挖!木梁随时可能再塌,等救援队来!”看到王斐的车队,老秦红着眼眶跑过来:“里面还有老张和小李,还有十几只牛羊,再晚就来不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