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握着手机,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在警队的内部黑话里,有时候,“清洁工”指的,正是负责处理麻烦、扫尾工作的……后勤人员。
“清洁工”。
这个词像一颗冰冷的子弹,击穿了陈默脑海中最后一道迷雾。
后勤人员。吴志国。
十年前,虞正华法医在压力下提到的“清洁工”,指的难道就是负责处理“麻烦”、进行“扫尾”工作的后勤人员?而吴志国,恰好就是后勤科的人,并且对“他们”恐惧到了极点。
十年前被掩盖的错误,需要“清洁工”来扫尾。十年后,当这个错误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再次面临暴露的风险时,“清洁工”再次出动,或者说,“他们”再次启动了“清洁工”模式,开始清除所有潜在的威胁。
赵明远、林薇、老李……他们都可能是无意中触碰到那个被掩盖错误边缘的人。
陈默猛地转身,冲向指挥中心。他需要立刻调阅十年前所有可能与虞正华、与“清洁工”这个隐晦指向相关的案件卷宗!尤其是那些最终不了了之,或者处理结果存在疑点的案子。
“张辰!立刻申请最高权限,调取十年前,也就是虞正华出事前一年内,所有市局经手、尤其是法医中心参与鉴定的重大刑事案件卷宗!特别是悬案、结案存疑的案子!”
张辰看到陈默眼中从未有过的急迫和锐利,不敢怠慢,立刻操作起来。
庞大的内部数据库开始筛选。十年的尘埃被强行拂开,那些被封存的、几乎被遗忘的档案,一行行在屏幕上滚动。
陈默站在大屏幕前,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每一个案件编号和简要信息。抢劫、凶杀、毒品、经济犯罪……纷繁复杂。
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其中一个案件编号上。
【XX-XXXX号档案:滨江码头仓库失火案】
简要信息:十年前,滨江码头一废弃仓库发生火灾,现场发现一具高度碳化的无名男尸。初步勘查认定为意外失火。后经法医解剖,在死者呼吸道发现少量非现场存在的化学物质残留,疑点移交刑侦。但后续调查受阻,证据不足,最终以意外事件结案。
法医鉴定人:虞正华。
结案负责人:李卫东(老李)。
“打开这个案子的详细卷宗!”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档案被调取出来。现场照片触目惊心,烧毁的仓库,焦黑的尸体。法医报告详细记录了死者情况,以及那句关键的“呼吸道发现未知化学物质残留,与火灾现场常见物质不符,建议深入调查”。
然而,后续的调查记录却显得草率而模糊。几条本应追查的线索莫名其妙中断,证人证词前后矛盾,最终以“无法排除意外可能”为由仓促结案。
而在后勤物资调用记录的附件里,陈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吴志国。记录显示,在火灾现场初步清理后,负责运送和暂时保管部分“待销毁废弃物品”的,就是后勤科的吴志国。
“清洁工”……扫尾……
陈默的指尖冰凉。他几乎可以肯定,这起被定性为“意外”的仓库失火案,就是十年前那个被掩盖的“错误”!那具无名男尸,绝非意外死亡!而虞正华发现了端倪,他的坚持调查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最终被诬陷伪造证据,身败名裂,含恨自杀。
老李作为当时的案子负责人,是否察觉到了异常?他的结案,是迫于压力,还是他也参与了掩盖?
赵明远和林薇呢?他们与这起码头仓库失火案又有什么关系?
“查!立刻核查赵明远和林薇在十年前的社会关系、工作经历!重点排查他们是否与滨江码头、仓储物流、或者与这个案子可能相关的领域有交集!”陈默下令。
指挥中心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这一次,线索的拼图速度明显加快。
“陈队!”一个负责数据筛查的刑警喊道,“有发现!赵明远名下的‘远航商贸’,十年前的主要业务就是滨江码头的进出口货物代理!而且,在仓库失火案发生前三个月,赵明远公司与码头方面签订的一个短期仓储协议,涉及的仓库区域,就在失火仓库的隔壁!”
赵明远的公司,在案发前就在现场附近!
“林薇呢?”陈默急问。
“林薇……她入警前的实习经历显示,她曾在市消防局的档案室做过短期整理员!时间点……就在仓库失火案发生后不久!”
消防局档案室!她有可能接触过火灾现场的原始记录或者内部报告!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赵明远可能无意中看到了什么,或者他的公司业务与那起伪装的失火案有某种未知的关联。林薇则可能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火灾认定报告中与虞正华法医鉴定相矛盾的地方。
他们两人,都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触碰到了那个被精心掩盖的真相的边缘。
所以,他们成了必须被清除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