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战术取得一定效果,成功稳住了明朝边境防线。欧盟军队进攻受阻,双方再次陷入对峙。朱允炆和朱棣趁机调整兵力部署,准备下一步行动。
在边境的营帐中,朱允炆面色凝重地看着沙盘,身旁的康茂才、廖永忠等将领也神情严肃。朱允炆缓缓说道:“此次新战术虽暂时稳住防线,但欧盟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必定还会有后续动作。”
康茂才抱拳说道:“陛下,此次火器战术与游击战术配合,的确让欧盟军队吃了些苦头。只是这火器数量有限,后续补给怕是个难题。”
廖永忠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而且游击战术需派出众多小股部队,对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士兵的应变能力要求极高,长此以往,恐难持续。”
朱允炆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粮草与火器补给之事,朕会命人加紧筹备。至于游击战术,可挑选军中精锐,着重训练,提升其作战能力。”
此时,帐外侍卫高声通报:“启禀陛下,燕王殿下派人前来。”
朱允炆眉头微皱,说道:“宣。”
朱棣的使者进入营帐,行礼后说道:“陛下,燕王殿下让我告知陛下,此次联合反击,我军虽初战告捷,但欧盟必定心怀怨恨,定会全力反扑。燕王殿下提议,双方需加强沟通,协同作战,共同应对欧盟。”
朱允炆心中冷笑,表面却不动声色地说:“回去告诉燕王,朕知晓了。让他守好自己的防线,莫要再生事端。”
使者离去后,廖永忠忍不住说道:“陛下,朱棣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此次合作,他暗中小动作不断,之前还故意拖延救援,致使我军部分将士陷入险境。”
朱允炆长叹一声:“朕又何尝不知。但如今欧盟当前,若内部再生嫌隙,必为其所乘。只能先暂且忍耐,待击退欧盟,再做计较。”
与此同时,朱棣在自己的营帐中,与周德兴、俞靖商议着。朱棣面色阴沉地说:“朱允炆果然对我心存戒备。此次初战告捷,他必定会趁机扩充势力,对我愈发不利。”
周德兴说道:“殿下,如今与欧盟对峙,正是扩充实力的好时机。我们可在后方招募新兵,加紧训练,同时暗中与周边势力联络,以备不时之需。”
朱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错。只是朱允炆那边也要盯紧了,莫让他抓住把柄。另外,与欧盟的战事,不可太过用力,既要保存实力,又不能让朱允炆看出破绽。”
俞靖拱手说道:“殿下放心,末将等定当谨慎行事。”
在前线,欧盟军队营地内,欧盟将领们正围坐在一起商讨对策。欧盟主帅一脸怒容地说:“没想到此次进攻,竟被明军的新战术阻拦。这些明朝人,倒是有些手段。”
一名将领说道:“主帅,明军的火器虽威力不小,但数量有限。而且他们的游击战术,分散兵力,我们可集中优势兵力,寻找其薄弱环节,一举突破。”
主帅沉思片刻后说:“你所言有理。但明军此次防守严密,不可轻敌。我们先派人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再制定详细的进攻计划。另外,可派小股部队对其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部署。”
于是,在双方的暗中较劲下,边境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朱允炆这边,加紧了粮草和火器的调配。他派吴良、吴祯兄弟负责粮草押运,确保前线物资充足。同时,让丁德兴带领工匠,在后方赶制火器。
丁德兴领命后,忧心忡忡地对朱允炆说:“陛下,制作火器所需的材料稀缺,短时间内恐难大量生产。”
朱允炆思索片刻后说:“你可派人在各地搜寻材料,必要时,可动用国库资源。另外,看看能否对现有火器进行改良,提升其威力。”
丁德兴抱拳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
朱棣那边,也没闲着。他以抵御欧盟为名,在占领区域大肆招募士兵。华云龙负责新兵训练,他对朱棣说:“殿下,新兵训练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恐难形成战斗力。”
朱棣拍了拍华云龙的肩膀说:“无妨,加紧训练便是。只要有足够的兵力,何愁大事不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都在为下一轮的战斗做着准备。边境的空气中,弥漫着愈发紧张的气息。
一日,朱允炆收到前线探子来报,欧盟军队有调动迹象,似乎在集结兵力。朱允炆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朱允炆指着沙盘说道:“欧盟军队异动,想必是准备再次进攻。各位爱卿,可有破敌之策?”
康茂才说道:“陛下,我们可在欧盟军队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待其进入埋伏圈,再一举歼灭。”
廖永忠却摇头说道:“欧盟此次想必会更加谨慎,恐怕不会轻易中计。依末将之见,可佯装示弱,诱使欧盟军队深入,然后前后夹击。”
众将领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朱允炆一时也难以抉择。
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进入营帐,跪地说道:“启禀陛下,燕王殿下派使者前来,有紧急军情相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